學術活動

Academic Activities
講座 論壇 工作坊 研討會 研究項目 其他

張文良:《大乘起信論》與“大乘”觀念的嬗變

来源:西南交大中國宗教研究中心 时间:2020-12-01

202012120時,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張文良教授應邀在騰訊會議室舉行題爲“《大乘起信論》與‘大乘’觀念的嬗變”的綫上學術講座。這次講座爲西南交通大學人文思躍系列講座之一,由人文學院助理教授甘沁鑫主持,人文學院呂鵬志教授、趙川老師、吳楊老師及來自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四川大學、上海社會科學院、西南交通大學、新加坡佛學院等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師生250餘人參與了本次講座。

張文良教授首先介紹了對《大乘起信論》題目中的“大乘起信”的多元解釋,指出從結構上分析,這四個字至少有三種可能的解釋:讓衆生生起“大乘”之信心,“大乘”是“信”的修飾語;讓衆生生起對于“大乘”之信心,“大乘”是“信”的對象語;“大乘”讓衆生生起信心,“大乘”是“信”的發起因。

 

講座7.png


接著,張教授關注到大乘(Mahāyāna)的音譯詞“摩呵衍”,具體分析了真諦所譯《大乘起信論》中除標題之外的三處“大乘”,七處“摩呵衍”,並考察了《大乘起信論》中的“摩呵衍”與《勝鬘經》等經論中“摩呵衍”的關係。

 

講座72.png


最後,張教授探討了《大乘起信論》中的“摩呵衍”與中國佛教中的“大乘”的關係,指出:“從《大乘起信論》的“摩呵衍”和“大乘”概念的並用,我們可以看出,至少在六世紀中葉,“大乘”概念的內涵還是多義的,尚沒有被大家普遍接受的、統一的“大乘”概念存在。但經過南北朝佛教的集大成者、隋代淨影寺慧遠在《大乘義章》中的闡釋,“大乘”與“摩呵衍”概念區分開來,“大乘”作爲與“小乘”相對的概念基本固定下來。之後的“如來藏”思想不再通過“摩呵衍”的概念來表達,而是直接以“如來藏”概念來表達。由此之故,後世的《大乘起信論》的注釋者逐漸忽略“大乘”一詞原本具有的多元內涵,將其解釋爲一般意義上的“大乘佛教”。這些解釋阻礙了我們正確把握《大乘起信論》中的“大乘”的原意,不利于我們認知《大乘起信論》作爲如來藏系統論書的性質。”

講座結束後,張文良教授就中國佛教的大小乘觀、《大乘起信論》的作者問題和參與講座的學者進行了交流。

 

講座7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