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

来源:黃建興 时间:2023-03-10

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

“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原名爲“Fieldwork Training in Local Folk Culture and Society for Chinese Graduate Students”,由香港中文大學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和譚偉倫教授首先倡議發起,得到了福建師範大學、溫州大學、廈門大學和浙江大學等高校的積極響應。研習班旨在提高高校研究生的培養質量,促進研究生的跨學科學習,培養研究生田野調查實踐和歷史文獻解讀的能力,幷借此推動中國地方民俗與社會的研究。首届研習班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山大學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發起,聯合廈門大學歷史系、浙江大學哲學系等高等院校於20148月在福州開班,選擇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福安市和霞浦市開展田野實踐。此届研習班開創了以理論與實踐幷重、學生培養與課題研究幷行、高校與地方政府互利合作的新形式與內容,積極探索了研究生跨學科培養新路徑。鑒於首届研習班的成功舉辦,組織者討論决定由各參與高校輪流主辦,將其發展爲一個長期合作的項目。第二届研習班由溫州大學人文學院主辦,在浙江省永嘉縣上塘鎮、楓林鎮、沙頭鎮研習;第三届由廈門大學人文學院主辦,在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縣、南安縣和安溪縣研習;第四届由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主辦,在浙江省遂昌縣石練鎮、玉村口鎮研習;第五届由福建師範大學社會歷史學院主辦,在福建省莆田市北岸經濟開發區、湄洲島和福州市永泰縣研習。五届研習班共招收培養各高校優秀碩博研究生近百名,推動了研究生教育模式改革,促進了不同高校不同學科之間的合作。隨著研習班影響不斷擴大,參與的高校和科研機構也不斷增多。參與首届研習班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僅香港中文大學、福建師範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江西師範大學、溫州大學、福建省藝術研究院、福建社會科學院8個單位,其後陸續有蘇州大學、雲南大學、福州大學、中南大學、暨南大學、四川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福建農林大學、華僑大學、閩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和科研機構加盟,臺灣政治大學也於第三届加入研習班隊伍,至第五届,參與的高校和科研機構已達20個。

以“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爲代表的跨學科聯合培養模式滿足了學生多元的知識需求,突破了傳統學科邊界,實現了學科交叉融合。實際上,它屬學校主導下的交叉學科研究生培養項目模式。該模式由學校依據學科的發展需求牽頭發起,經費主要由學校提供,研究生由不同學校不同學科的教師共同培養。這種模式有效地整合了相關資源,實現人力、物力共享,爲跨學科聯合培養研究生創造有利條件。總體上看,研習班充分利用了各高校的師資資源,增加了各高校間教師與研究生的交流,研習班成員也在活動中開拓了他們的視野,增長了見識。項目通過“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平臺,至今已經培養了各高校和科研機構碩博研究生近百名,撰寫教改論文3篇,指導學生撰寫學術論文和調研報告80篇,編撰3本論文集,其中正式公開發表12篇學術論文。教改論文如黃建興,勞格文的《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的新嘗試》(《海峽教育研究》2015年第1期);黃建興,朱定遠的《高校研究生教育與地方文化研究的良性互動——“第五届中國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綜述》(《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20年第4期);黃建興,牛新原的《高校研究生跨學科聯合培養模式探索——以“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爲例》《高教論壇》2020年第7期)。學術論文如林靜的《境域祭祀圈與宗族社會——以福建柘榮十三境爲例》,(《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2期);李揚、徐小晴的《浙南山區蔡相信仰的創造與傳播》(《民俗研究》2019年第4期);張惠芳的《紙紮在儀式中的空間構建與功能——基於福建賢良港民間信俗的考察》(《世界宗教文化》2020年第2期)等;碩士論文如李晶蕊的《信仰、儀式與空間的秩序意義——以柘榮十三境爲個案》(福建師範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魏洪磊的《鄉村道士的歷史繼承與當下境遇——以永嘉縣石頭岸村道士文化爲個案研究》(溫州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等。研習班組織者和地方相關部門還把五届研習班的部分論文編輯成册,如《國家級非遺柘榮馬仙信俗研究文集》(中國文聯出版社2019年),收錄了9篇首届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師生的論文;《賢良港媽祖文化與當代社會》(未刊稿),收錄了第五届研習班師生16篇論文;《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究讀本: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優秀論文選集》(未刊稿),收錄了五届研習班師生22篇論文。

“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由勞格文教授倡議發起,幷得到了他的全程指導。在他的努力和爭取下,前三届研習班的經費得到了亞洲基督教高等教育聯合董事會和香港教資會卓越學科領域計劃“中國社會的歷史人類學研究課題”的支持和資助。後續研習班按照勞老師原先制定的計劃,由參與高校自籌經費輪流主辦。研習班將研習實踐活動與研究生教育改革相結合,積極探索高校研究生跨學科聯合培養新模式、新路徑,實則是高校跨學科聯合培養研究生的一個良好平臺,也爲當前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一個良好的案例。以下爲首届研習班總結報告,供大家參考。


 




 

 

禮失而求諸野:

香港中文大學著 黃建興譯 呂鵬志校

“田野中遇到的每個人都是老師。”

中國已經融入國際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洪流之中。非遺十分豐富,是代代相傳的文化知識和技能,爲民族學、歷史學、宗教學和其他諸多領域的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打開了令人興奮的嶄新空間。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講座教授勞格文(John Lagerwey)表示:“這徹底改變了田野調查的環境。”在亞聯董的資助下,勞格文教授和他的同事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譚偉倫教授開設了嚴格訓練中國學生跑田野且卓有成效的研習班。

在田野訓練之前,來自香港中文大學和福建師範大學等高校的教師團隊作了主題講座,他們提醒參與研習班的十七名研究生注意,“把在田野中遇到的每一個人都當作老師。”隨後,三支師生團隊分別在福建柘榮縣、福安縣和霞浦縣跑了三天半的田野,虛心地聽當地人講述他們的宗教儀式傳統。

“首要工作就是要記錄你觀察的東西。”這是勞格文教授對團隊學生的要求。在柘榮縣十三境進行考察和訪談時,他們聽當地人描述傳統女神馬仙如何從一個村莊被帶到另一個村莊,在乾旱的時候人們如何向她祈雨,村莊聯盟如何通過共同崇拜本地神靈而發展起來。

帶隊老師們希望田野調查的經驗能够爲參與研究生今後的畢業論文選題帶來啓發,同時還希望它能點燃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勞格文教授說:“從事田野調查的人要有一種激情,渴望瞭解當地民衆實際如何生活,理解他們以何種方式掌控自己的社會、文化和命運。”這是一種人文主義學習方式,與大學生在大學校園的體驗截然不同,它能爲尊重和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和宗教遺産開啓新的大門。

附:

1. 黃建興、朱定遠:《高校研究生教育與地方文化研究的良性互動:“第五届中國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綜述》,《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2020年第4期,第76-83頁。

高校研究生教育与地方文化研究的良_省略_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_综述_黄建兴(1).pdf

2.黃建興、牛新原:《高校研究生跨學科聯合培養模式探索:以“研究生地方民俗與社會研習班”爲例》,《高教論壇》2020年第7期,第65-67頁。

高校研究生跨学科联合培养模式探索  ——以“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为例_黄建兴(1).pdf

https://cscr.swjtu.edu.cn/ele_resource?sort_id=44

(來源:黃建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