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張勳燎、白彬教授繼《中國道教考古》之後合力推出新著《中國考古文獻學》

来源: 时间:2021-05-06

20206月,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張勳燎、白彬教授合著的《中國考古文獻學》由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兩位作者繼《中國道教考古》之後,再次合力推出的新著。


image.png

張勳燎、白彬:《中國考古文獻學》,科學出版社,2020


四川大學考古學科由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徐中舒、馮漢驥於1960年創建,是全國首批開設考古學專業的三所大學之一。經過60多年的發展,川大考古在漢唐考古、宗教考古、美術考古、西南考古等領域獨樹一幟,成績斐然。張勳燎教授是道教考古的開創者,白彬教授是其培養的道教考古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師生間合作二十餘年,建樹頗豐,曾於2006年合作出版6卷本的《中國道教考古》,該書是目前唯一一部專門的、系統化的道教文物與考古研究的著作,是道教考古研究的開山之作,受到海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image.png

張勳燎、白彬:《中國道教考古》,裝書局,2006


將考古學與歷史學、文獻學、宗教學、金石學等學科緊密結合起來去研究中國古代歷史問題,是川大考古始終堅持的優良學術傳統之一。隨着考古調查、發掘成果的不斷湧現,如何正確地對待文獻、科學地使用文獻去解決考古學問題、提高研究水準,成考古研究者無法回避的問題。然而,初入考古的學生面對浩如煙海的古代文獻,往往不知查找資料的門徑何在,其根源就在於沒有掌握有關的古文獻目録學知識,而考古學研究從實物出發,需要使用的古文獻與其他學科不盡相同。為培養學生在文物考古研究中使用古文獻材料的能力,張勳燎教授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在四川大學為考古專業本科生創設了《考古目録學》課程,白彬教授自1996年接手負責本課程。經過兩代人近五十年的不懈努力,《考古目錄學》已成為一門底蘊深厚、特色鮮明的專業必修課。在國內設立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學本科专业的90多所大學中,僅四川大學開設有《考古目錄學》課程。此次出版的《中國考古文獻學》是《考古目錄學》的專門教材,也是國內外第一部全面、系統地講述中國考古文獻學的專著,具有鮮明的川大風格,在中國考古學教學和研究中具有填補空白的作用。

   該書主要講述文物考古研究中古文獻材料的應用和有關基本知識,共分六章,分別介紹四部分類的基本知識,叢書的概念、叢書的類型、考古研究中重要的大型叢書、叢書書目;工具書的類型,字典、詞典,查找古籍下落、解古籍内容的工具書,同書異名、同名異書和僞書的辨別,查找古代人物傳記資料的工具書,查考古地名材料的工具書,查考職官制度名稱的工具書,年號曆表工具書,查找諱字的工具書;部分古史專著和史料要籍;類書、禮制文獻、地理圖經和方志、科技考古常用文獻、筆記考證類文獻;古文獻中的民族學材料;金石學文獻等。


作者介紹

張勳燎,19341月生,重慶江津人,四川大學教授,兼任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顧問。1953年从四川自貢市第三中學(旭川中學)高中畢業後考入四川大學歷史系。1957年畢業留校任著名考古學家馮漢驥教授助教,從事考古學教學、科研工作。1978年晉升講師,1980年晉升副教授,1986年晉升教授,1995年起擔任考古學博士生導師,2000年退休。長期擔任四川大學考古學學科帶頭人,1993年被批准成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講授過《考古學通論》、《魏晉至明考古》、《中國考古學史》、《考古目錄學》等本科課程,以及《歷史考古綜合研究方法論》、《考古文獻選讀》、《道教考古概論》等研究生課程。參加過長江上游(忠縣至雲陽段)、四川廣漢三星堆、邛崍、樂山等地遺址、崖墓的考古調查,以及四川巫山大溪遺址、四川凉山昭覺石板墓的考古發掘。九十年代以前主要研究領域為漢唐考古、中國傳統考古學史;九十年代初在學術界率先提出道教考古分支學科概念,主要致力於道教考古研究,是道教考古的開創者。曾出版《古文獻論叢》、《中國道教考古》、《中國歷史考古學論文集》等著作,主編《川大史學·馮漢驥卷》、《川大史學·馮漢驥英文卷》等,發表考古報告和學術論文近七十篇。

白彬,196610月生,四川江安人,四川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兼四川大學考古學系主任、《南方民族考古》常務副主編,國家文物局專家庫專家、四川省文物局專家組成員,四川省专家评议(审)委员会成员,中國考古學會宗教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道教考古和漢唐考古。1988年獲四川大學歷史學學士學位;1991年獲四川大學歷史學碩士學位;2002年獲四川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1999-2001年以Visiting Fellow身份赴美國哈佛大學訪問。2011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4年入選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2018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1986年至今,參加或主持過四川廣漢三星堆、新津寶墩、成都金沙、成都天府新區新川科技園崖墓群、簡陽天府國際機場崖墓群、龍泉驛明昭王陵,重慶雲陽明月壩、李家壩,貴州天柱坡腳、月山背、學堂背、瓦罐灘,湖北老河口紀洪北崗、老河口楊莊、沙洋余灣、谷城高鐵北站、襄陽李崗、襄陽高新區楚墓、鄂州王家崗、鄂州潘家橋,河南洛陽皂角樹、新鄉衛輝大司馬等近三十個遺址或墓地的考古發掘。2011年至今,主持川渝兩地近三百處佛道摩崖造像點的考古調查、記錄與測繪。主持包括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唐仲英基金會項目在內的科研項目六十余項。白彬教授是道教考古的開創者之一,是國內外屈指可數的道教考古專家。出版包括《中國道教考古》、《衛輝大司馬墓地》在內的專著4部,在海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簡報)七十餘篇。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壹等獎(1997年)、四川省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4年)、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2009年),先後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印第安那州立大學、芝加哥大學、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科羅拉多大學、達特茅斯學院,法國高等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等單位參加國際學術會議。


image.png

2018416日,法國學者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右二)西南交通大學舉行講座,講座開始前,與張勳燎教授(左二)、白彬教授(右一)、吕鵬志教授(左一)合影留念


感謝張勳燎、白彬教授授權發佈《目錄》和《緒論》,感謝該書責任編輯、科學出版社柴麗麗女鼎力相助!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