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8日20時20分,由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開設的“道教儀式”線上課程第九講“宋元符籙派道教儀式的傳承和變革(之三)”教學錄像在ZOOM視頻會議室播放,本講由上海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祝逸雯博士和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研究生劉婧瑜(現已取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主講,課程預習人為四川大學宗教學碩士研究生陳佳佳、東華大學藝術設計專業碩士畢業生董玥,聆聽課程直播的師生近百人。
本講分為兩部分,前半部分由祝逸雯博士主講,題目為“宋元符籙派道教儀式的傳承與變革——黃籙大齋與煉度儀”,主要內容分為三山符籙、黃籙大齋和煉度之儀三個部分。三山符籙由三茅山宗壇的上清籙、信州龍虎山的正一籙及臨江軍閣皂山的靈寶籙構成。祝博士梳理了三山符籙的構成及三山符籙漸歸正一的演變,并引《上清靈寶大法》及《龍虎山志》中相關內容論述了宋元正一符籙系統漸趨龐雜、天師地位之漸趨顯要的情形。祝老師談及《茅山志》中述楊希真先生得傳童初大法之事時,以《上清童初五元素府玉冊正法》中所載上清火鈴九斗陽芒重明真符中火鈴法器為例,略述了宋元新符籙法派與傳統符籙法派的關係。
《道藏》中對黃籙齋多有記載,儀式又各有差異,蔣叔輿先生的《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下文簡稱《立成儀》)專講黃籙齋,更為詳盡具體,祝博士故以此書為藍本介紹黃籙齋的儀式節次和場地佈置。《立成儀》是一部記錄宋代典型黃籙齋儀的儀式文本,且各卷開篇皆註明此法係何人所撰、何人補正、何人傳授、何人編次,據此可參考釐清儀式的傳承脈絡。然後從《夷坚志》中有關黃籙大醮的事例出發,解析了齋與醮的分別,說明了宋元之後黃籙齋之功能的窄化現象。
為了使同學們對黃籙齋儀的節次和儀式過程等有更直觀的認識,祝博士以上海城隍廟曾舉行的太清顯化行道儀為例,從空間與時間兩個方面論述了黃籙齋的特點。祝博士詳述了齋壇 、道場、幕和堂下細分出的內外空間的功用以及不同時間節點所進行的儀式內容。隨後祝逸雯博士播放了上海城隍廟“太清顯化自然行道儀”的視頻錄像,並結合視頻著重講解了齋儀中一些重要的術語、節次和儀軌,包括壇場的布置、行儀前的準備、正儀的各個環節以及儀式環節當中的具體行法內容。
祝博士最後講解“煉度儀”時,首先引用了金允中對“煉度儀”的定義:“然自古經誥之中,修真之士莫不服符請炁,內煉身神。故劉混康先生謂,生人服之,可以煉神,而鬼魂得之,亦可度化,是煉度之本意也。……。是以煉度之符,莫非法師自煉度之法”。由此可以看出,“煉度”雖然在宋代才真正作為儀式環節進入了黃籙齋儀的體系,但其傳本出自早期道門自煉成仙的思路。
祝逸雯博士接著列舉並說明了宋元煉度儀式中主要的煉度方法,不僅僅局限於常見的水火煉,還有五芽煉、三光煉、九天煉等。《立成儀》中所述符形及其意涵,其傳承多可追溯到上清靈寶。其中祝博士所舉例子是上清經典中的水火意象和靈寶服食五芽的修煉傳統如何為煉度儀式所吸收。而其後煉度儀式比黃籙齋中所述煉度愈加發展,有重內煉如鄭所南先生者,水火之意象更為突出。
本講第二部分由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劉婧瑜主講,題目是“中國十二世紀以降的普度儀式——以黃籙齋與水陸齋為例”。劉博士以一個問題引入本講後半部分的內容:何謂“普度”?劉博士給出自己的解釋:“普度”為佛教用語,指廣施法力,超度眾生,也指廣行剃度;即“出離泥洹之道,跨越生死之海”。
黃籙齋首次出現“普度”性質是在《太上黃籙齋儀》,但由於前半場的祝逸雯博士已對此做過詳細介紹,故在此不再贅述,直接進入了佛教水陸齋的介紹。劉博士介紹道,通常認為水陸齋最初是由梁武帝於天監四年(505)在金山寺修建,但實際上始於梁武帝的應為“無遮會”。無遮,寬容而無遮現之謂。“無遮會”意思是賢聖道俗上下貴賤無遮,平等行財施和法施的法會。“無遮大會”實為水陸齋的前身,真正的“水陸齋”出現約在唐末五代時期。南宋僧人宗曉所編的《施食通覽》中不少條目明確提出“水陸齋”,與祝博士所講的《立成儀》呈現同步發展的情況。呂鵬志教授作為預習人閱讀了宋代文人葛勝仲為兩次普度儀式所作的疏文,《烏墩福田院設水陸疏》用於爲靖康之難中的亡人所做的水陸齋,而《設黃籙追薦冤魂滯魄疏》用於為方腊起義中的亡人所做的黃籙齋,二者皆為超度在戰亂中失去生命的百姓。由此可見,水陸齋與黃籙齋舉辦的目的和場合在某些程度上是一致的。
隨後劉婧瑜博士介紹了《天地冥陽水陸儀文》的壇場設置,並將其與黃籙齋進行對比,指出水陸齋所供為佛教密宗的“五方佛”及“四攝菩薩”。《天地冥陽水陸儀文》分為三卷,對應三天內舉行的上、中、下三場儀式,上卷和中卷皆為預備儀式(包括延請各路神祇,加持壇場法器),下場為儀式的重頭戲(召喚孤魂為其超度)。劉博士帶領預習人閱讀了卷上“邀請正位”,介紹了《天地冥陽水陸儀文》中“判斛儀文”(包括敘教謙敬、召罪儀文、無礙山前不二供養、 無主孤魂受食)和“施戒開位”(包括懺悔宿業、證明滅罪、發菩提心、孤魂受戒)。此外,她還將此儀文的文本形式及內容、壇場佈置等與《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中的相應內容作了對比介紹。
劉博士總結道,水陸齋與黃籙齋的儀式邏輯是不盡相同的。儀式邏輯即儀式實踐過程中所遵循的範式,這種範式構成了儀式的內核,支撐了儀式的框架,同時也是吸收轉化外來新元素的法則。水陸齋同時具有皈依範式和主客範式,並且被嵌入到中國特色的官僚體系之中。
最後,劉博士以《夷堅志》中甲卷十四“芭蕉上鬼”的例子說明了“儀式效驗”(Ritual Efficacy)背後的宗教意涵。她指出,“效驗”或許為大多儀式發生變革的重要原因,而這些變革也是儀式專家對社會需求的回應。
在提問討論環節,祝逸雯博士、劉婧瑜博士以及呂鵬志教授分別提出以下問題:宋元與晉唐黃籙齋的區別、靈寶大煉及宋元度亡儀式的特點、宋朝佛教水陸科儀文書特點、佛道兩教普度儀式發展路線、軍咤利明王的神格意義、何為靈寶黃籙齋中的“自然朝”、“自然朝”是否為Edward L.Davis所著Society and the Supernatural in Song China一書提到的“行道”、“九靈玉嬰神變及靈虛密旨”的由來和所指、童初大法中“五元”的定義。二位預習人分別作答,就摘錄自《太上黃籙齋儀》、《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道法會元 》、《上清靈寶大法》、《夷堅志》及田野資料中的疑難詞句進行解釋。呂鵬志教授和祝逸雯老師、劉靖瑜老師隨後予以點評和補充。
最後,呂教授在課程微信群中對本講課程內容發表了補充意見:(一)祝逸雯老師ppt上的“鬱羅蕭臺”,見《度人經》及四註。(二)自然朝是開幕式宿啟或閉幕式言功階段的節目,不是正齋行道。(三)劉靖瑜老師課程詳述了水陸齋在形式上與齋(布薩)儀、施食、醮的區別,還應補充的是,由於儀式類型的演變及佛道二教的交流,這些儀式之間後來也有融合和聯繫。另外,從功能上來看,因為水陸齋的超度對象擴展到一切無主孤魂,所以也被稱為普度儀式。宋代以來的黃籙齋情況類似。(四)玉嬰神變經與九靈飛步章奏秘法似無直接關係。
課後,課程微信群內師友就佛道教儀式中的梵呪辨識、佛道教方位觀念的起源、神霄運動的歷史背景、玉嬰與元命真人概念的異同、“自然朝”的節次等問題繼展開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