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發表於《弘道》(第84期 2021-1:136-142)
2020—2021學年第一學期,我有幸旁聽了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舉辦的「中國宗教文獻」在線課程,結課後仍然回味無窮,便在心中許諾一定要寫一篇總結,以記錄參加這門課程的印象和感受。
2020年8月1日,我偶然看到課程助教楊金麗學姐發佈了名為「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開設『中國宗教文獻』線上課程的公開信。通過仔細閱讀隨信所附的課程大綱,我發現任課教師團隊陣容強大,除了西南交通大學的呂鵬志、甘沁鑫、趙川、吳楊等老師外,課程組還邀請了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張曉宇、王家葵、紀贇、李薇、侯沖、定源法師等傑出學者。課程內容以道教經典和佛教經典居多,同時還將講解早期中國宗教文獻、儒教文獻、宗教傳記、考古及田野資料等,豐富而全面。我本就感覺自己平時缺乏閱讀文獻、處理文獻的訓練,道教經典、考古資料、田野調查更是接觸甚少,看到有如此難得的機會自然不願意錯過,便連忙給楊助教寫郵件報名,表達了自己想要參加此次課程的強烈願望。8月3日,我收到了回復郵件,我被列入候補旁聽名單,每次開課後如果Zoom會議室還有空位就可以加入旁聽,或者在每週六的同一時間(20:20—21:55)進入Zoom會議室觀看課程回放。
2020年9月8日,我正式加入「中國宗教文獻」課程微信群。此群堪稱「寶藏群」,特點有二:其一是「群英薈萃」。除主講老師外,課程組還邀請了道教、佛教研究領域的多名學者作為特邀嘉賓在微信群中答疑解惑,他們分別是:曹凌(佛、道教)、張超然(道教)、雷聞(儒教或國家宗教、道教、碑刻)、楊志飛(佛教文獻)、李福(Gil Raz,道教、英語翻譯)、宗樹人(David A. Palmer,道教,英、法語翻譯)、張粲(道教,法語翻譯)、劉婧瑜(佛教、道教、英語翻譯)、王皓月(道教、日語翻譯)、許蔚(道教)、程樂松(道教)、白照傑(道教、佛教)、孫齊(道教)、張雪松(佛教)、陳志遠(佛教)、孔雁(佛教)、程誠金(田野)、楊浩(佛教、學衡數據庫)。此外,在平時的討論中還能夠見到李翎、巫能昌等老師的身影。其二是「分享交流」。凡有關「中國宗教文獻」的學術問題均可在群內自由討論;近期學術講座、最新發表論著等學界訊息亦能在群內獲知。
2020年9月16日,「中國宗教文獻」在線課程在柏夷教授的致辭中拉開帷幕。課程第一講為課程導論,由西南交通大學呂鵬志教授主講「中國宗教文獻」課程的內容、目的和方法。首先,呂教授清晰地界定了「中國宗教文獻」的內涵:一是早期中國宗教文獻,二是儒、釋、道三教經典,三是包括宗教文學資料、宗教考古資料、宗教田野資料等在內的其他不同類型的中國宗教文獻。接着,呂教授指出本課程目的在於使中國宗教研究使用的文獻資料詳備、可靠、吃透,故課程在「主講人」之外設置了「預習人」,主講老師通過指導學生預習文獻、提出相關問題以提升學生閱讀文獻的能力。最後,呂教授以論文〈敦煌寫本P. 2440《靈寶真一五稱經》校補解題〉為例,講解了綜合運用文獻學、話語語言學、歷史學來研究中國宗教文獻的方法。呂教授還強調,要想吃透文獻,應將中國傳統的解題方法與西方(尤其是法國學者)的解題目錄的方法相結合,這個觀點令我深受啟發。
柏夷教授致辭
呂鵬志教授講解課程方法
2020年9月23日,課程第二講由呂鵬志教授主講「早期中國宗教文獻:《史記·封禪書》《漢書·郊祀志》《後漢書·祭祀志》」。我平素不大重視早期的文獻,認為早期文獻內容不夠豐富,不如之後的文獻那樣精彩,而且很多內容不可考,難以汲取新知識。但當我看到老師和同學們熱烈地討論有關「雍五畤」的細節問題時,我由衷地感到閱讀不能粗疏大意,細讀文本才會有所增益。在課後討論的過程中,呂教授敏銳地指出了沙畹(Édouard Chavannes)著《古代中國社神》中譯文的錯譯之處,這使我意識到翻譯學術文獻絕非易事,從文言到白話的翻譯、從文言到外文的翻譯、從外文到中文的翻譯都存在失誤的可能。聯繫到自身翻譯文獻的經歷,我認為,翻譯失誤有時並不是外文水平的問題,而是缺乏對背景知識、相關研究的了解。
2020年9月27日,課程第三講由香港中文大學張曉宇老師主講「儒教文獻:《禮》學簡述暨《儀禮經傳通解》解題——以郊廟時祭中的『九獻』儀式為例」。這堂課令我耳目一新,因為在我周圍的老師、同學大多關注儒家思想,少有研究儒教禮儀,而我對禮學又知之甚少,腦海中僅有的一點相關信息是近年來有某些高校成立了「禮學研究中心」。通過這一講的學習,我初步接觸了三禮學文獻,從中體會到了「三禮向來難治」,也了解到了一些儒教文獻的常識。
2020年9月30日,課程第四講由呂鵬志老師主講「道教文獻(之一):天師道經典《度仙靈籙儀》」。天師道的歷史演變我曾在專業課「中國哲學史」中有所接觸,但是當時並未涉及道教儀式,加之我從未親眼見過道教文書,所以聽課時感覺非常新鮮。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呂教授在講授初次受童子籙所用章文時,以自己為「祭酒」,一名預習人為「男童」的形式來展示章文,特別有趣。呂教授指出這類文書樣本容易抄錯,比如D3.2(更令遷十將軍籙)的大段衍文疑抄自D3.1(請一將軍籙)。
2020年10月14日,課程第五講由成都中醫藥大學王家葵教授主講「道教文獻(之二):《真誥》文獻學識小」。陶弘景的《真誥》非常難讀,有關其源流版本的研究,王教授推介了陳國符《道藏源流考》、趙益〈《真誥》的源流與文本〉一文及所點校《真誥》的「前言」部分。課程主體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是從陶弘景對顧歡《真跡經》的批評說開去;第二是陶弘景對降真文獻的編輯處理;第三是陶弘景自引《真誥》;第四是陶注研究。課程中,王教授的愛貓也在旁乖乖聽課,非常可愛。
王家葵教授授課內容
2020年10月21日,課程第六講由呂鵬志老師主講「道教文獻(之三):古靈寶經《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經》」。呂教授在這一講中提到的「緣對功德報應二論」啟發了我進一步探索善惡報應的問題,並在自己的專業課上作了一次簡單的報告。簡言之,南北朝道教繼承發展了「承負說」,並受到了佛教三世輪回、功德轉讓說的影響,使得己身與家庭都會受報。事實上,無論是「己身」還是「家庭」都與「自己」密切相關,甚至可以說,之所以有「二論」,是因為不同思想流派對「什麼是『自己』」這一問題的回答不同。一般人認為的「自己」是「此世的自己」,但早期佛教還以「寄胎流轉的自己」為「自己」、早期道教還以「家庭和子孫」為「自己」。此外,大乘佛教強調整體性,以「眾生」為「自己」。經過這堂課的學習,我也獲得了一些方法論上的啟示:第一,要重視國外學者對於中國哲學文獻的研究。他們起步早、研究細,有很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第二,當前佛道二教並舉研究的學者較少,有的只懂佛教,有的只懂道教,但佛道二教在發展中交織在一起,更應打破壁壘、開闊視野,結合起來思考;第三,從事佛教研究的學人可以立足非佛教文獻反觀佛教。
2020年10月28日,有關道教文獻的課程暫時告一段落,「中國宗教文獻」在線課程進入了佛教文獻部分。課程第七講由新加坡佛學院紀贇老師主講「佛教文獻·漢譯佛經(之一):早期佛教文獻與般若文獻簡介」。紀老師的這堂課內容非常豐富,可謂圖文並茂,PPT達百頁之多,我也收穫頗豐。紀老師本人非常謙虛認真,通過聽課,可以知道他對犍陀羅語、巴利語、梵語等文獻都有深入的研究,故而能將整個佛教文獻的源流娓娓道來。有關這一部分,我們還可以在他參與翻譯的《佛教文獻學十講》中學習到更多。值得一提的是,我因這堂課而仔細閱讀了紀老師的文章〈《心經》疑偽問題再研究〉,讀罷才知道我們非常熟悉的《心經》竟還可以做如此細緻的研究!
2020年11月4日,課程第八講由西南交通大學甘沁鑫老師主講「佛教文獻·中土著述(之二):華嚴宗典籍《華嚴五教章》」。「以漢傳佛教文獻的整體來研究其特色,一定能比局限於某一國家和地區的佛教研究闡發出更深刻的內涵……」(張伯偉〈作為方法的漢文化圈〉)課上甘老師引用的這句話令我醍醐灌頂。華嚴是「國際化」的華嚴,或者說是「東亞文化圈」的華嚴,自古以來就有中國、朝鮮半島、日本等地的僧人學習並發展,如今的研究者也應具有東亞佛教的研究視野。
2020年11月11日,課程第九講由蘇州大學李薇老師主講「佛教文獻・漢譯佛經(之三):律部經典《四分律》」。據李老師的介紹,律藏文獻有巴利文、梵文、藏文、漢文等,律藏文獻異本多,有共通性,且漢譯文獻豐富,適合比較研究;印度佛教中,一個部派只能傳承一部律藏,可以從細節比較找出部派佛教的不同特點。但目前國內專門研究律藏的學者並不多,希望未來有更多的學者能在這個領域鑽研出成果。在我看來,《四分律》中規定僧人犯了什麼戒對應受到什麼判定,似乎可以與法律進行橫向比較。後來,在「佛研青年」公眾號推送的〈佛研十問丨李薇:犀牛之角〉一文中,李老師談到最近在看B站羅翔老師的刑法課,這似乎印證了我的這一想法。
2020年11月18日,課程第十講由復旦大學李猛老師主講「佛教文獻·中土著述(之一):護法論集《廣弘明集》」。李老師分享了自己研讀《廣弘明集》的心得體會,比如《廣弘明集》中存在對個別句段、整卷、官文書、他人論著的刪改,這些刪改的背後有什麼原因值得探究;又如《法苑珠林》卷四〇《舍利篇》幾乎整體抄錄《廣弘明集》卷一七的內容,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但是少有人重視。
2020年11月25日,課程第十一講由吳楊老師主講「佛教文獻·漢譯佛經(之二):密教經典《大日經》《金剛頂經》」。課程內容主要為兩部分,第一部分講授中國密教的研究史、中古時期的中國密教以及密教文獻簡介。第二部分導讀善無畏譯《大毗盧遮那成佛神變加持經》、不空譯《金剛頂一切如來真實攝大乘現證大教王經》的部分段落。吳老師對於《大正藏·密教部》之外的其他中國密教文獻可謂如數家珍,所講解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了我。
2020年12月2日,課程第十二講由上海師範大學侯沖教授主講「佛教文獻·中土著述(之三):禪宗典籍《壇經》」。侯老師介紹了自己研讀《壇經》的經歷,在很久之前,侯教授參加了一個研讀班,並執筆完成了敦煌本《壇經》校釋疏義第一章、第二章,具體內容見方廣錩主編《藏外佛教文獻》第二編。另外,侯教授在材料收集方面具有高度敏感性,他通過孔夫子舊書網發現了契嵩本《壇經》。以此本對勘敦煌本、存中本、惠昕本等文字,侯教授推斷出了《壇經》演變的軌跡。
侯沖教授發現的契嵩本《壇經》
侯沖教授推斷《壇經》的演變與版本
2020年12月9日,課程第十三講由呂鵬志教授主講「宗教傳記資料·道教傳記:上清諸真傳《茅君傳》」。課上提及的由法國學者賀碧來(Isabelle Robinet)整理的《茅山志》與《雲笈七籖》互見文字對照表十分詳盡,不由地讓人感歎外國學者對道教文獻竟如此精通。正是通過這節課程我才知道上清經包含經(如《大洞真經》《八素真經》《靈書紫文》等)、傳(《王君傳》《裴君傳》《茅君傳》等)、真㖟(如《真誥》)、秘訣(如《登真隱訣》《上清握中訣》《明堂玄真經訣》等)四類文獻。
2020年12月16日,課程第十四講由上海師範大學定源法師主講「宗教傳記資料·佛教傳記:《高僧傳》兩系統文本溯源及其成因的思考」。定源法師指出有關《高僧傳》的研究非常多,但是日本古寫經卻少有人注意。即便是日本學界,對古寫經的系統調查與研究也是從近年才開始的,他們主要對名古屋七寺、大阪金剛寺、京都興聖寺、奈良西方寺等進行調查。現知的日本古寫經《高僧傳》寫本有十種,此寫本系統與刻本系統在分卷、所收人數、傳記排序、文字表述等方面有所差異。
2020年12月23日,課程第十五講由西南交通大學趙川老師主講「宗教考古資料:南朝隋唐兩宋墓葬出土道教鎮墓真文材料」。 趙老師用幾個鮮明的例子證明在研究道教史的過程中,考古材料屬於新材料,不僅可以與傳世文獻互證,以彌補傳世文獻的不足,而且還可以藉此提出新的問題或找到解決問題的新思路。但考古材料的發現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且會因時代、地域、使用者身份、使用方式、盜墓活動等因素而具有一些局限性。
2020年12月30日,課程第十六講由呂鵬志教授主講「宗教田野資料:不足本五雷籙校讀」。在課上,呂教授特別邀請了一位道長在線解讀籙中的內容以及具體用法。另外,呂教授還向我們分享了去贛西北考察戴禮輝、戴祥柳道長所藏經籙的故事。呂教授指出贛西北流傳的正一籙可與藏內外文獻互相印證或解釋,但是民間文獻存在許多文字錯誤,這些文字錯誤還有待學者整理校勘。在課程的最後,呂教授強調了本課程的宗旨:研究中國宗教文獻,必須要掌握文獻學的方法。
作者簡介:
劉鄭寧,西北大學哲學學院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