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高西南交通大學宗教學方向的研究生閱讀道教文獻的能力, 2021年8月4日,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在Zoom會議室舉辦了第四場暑期線上讀書會。本場讀書會閱讀的主要文獻是早期上清經《靈書紫文上經》,指導教師由吳楊老師擔任,廖文麗、王盛維、楊金麗、張晨坤、趙允嘉等同學負責閱讀,呂鵬志、甘沁鑫、趙川、張粲、王蔚林、薛聰、閆瑞、趙光偉等師生共計十五人參與了本次讀書會。
在讀書會正式開始之前,呂鵬志、吳楊、張粲三位老師向同學們推薦、分享了法國漢學家賀碧來(Isabelle Robinet)所著La révélation du Shangqing dans L'histoire du Taoïsme與司馬虛(Michel Strickmann)的博士論文Le Taoïsme du Mao Chan: Chronique d'une révélation,兩書均是研究上清經派不可不讀的巨著,且前者之下編對包括《靈書紫文上經》在內的諸多上清經進行了精妙的解題,後者則有專章討論《後聖道君列紀》,此經是《靈書紫文上經》的一部分,均可幫助同學們更好理解本次讀書會的閱讀內容。
當晚20時20分,讀書會準時開始。吳楊老師首先分享了曾經參與讀書會的經歷,並介紹了今晚讀書會的主要內容。讀書會的第一部分,呂鵬志教授代未能及時上線的趙允嘉同學,與王盛維、廖文麗兩位同學一同閱讀並翻譯了美國著名漢學家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在Early Daoist Scriptures中對《靈書紫文上經》撰寫的導言。柏夷在其導言中介紹了上清經出世的歷史,及上清經在道教經典三洞體系中的地位。此導言還從文獻來源、經文結構及具體內容等多方面介紹了《靈書紫文上經》。《靈書紫文上經》現被分為四部獨立經文,即《道藏》中《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太微靈書紫文琅玕華丹神真上經》、《上清後聖道君列紀》及《太微領書仙忌真記上經》,其中涉及到上清經派的存思術、身神觀念、脫胎於《九鼎神丹經》的琅玕華丹、上清經派的末世論及禁忌戒律。
柏夷導言中還介紹了《靈書紫文上經》的篇章結構,其開篇序文講述了“方諸東宮東海青童大君”從後聖帝君處求取此經的經歷。本次讀書會第二部分,即由楊金麗同學在賀碧來所作解題基礎上,講解了《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的題名、年代、版本及他書徵引情況。並簡要介紹了她對《靈書紫文上經》序文所做的校勘工作,如“寒首朝玉皇”一句,“寒首”文義不通,前人失校,應據《洞真上清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及《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二十三“餐吸元和品”改作“稽首”。楊金麗同學還通過對比《靈書紫文上經》與《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以下簡稱《天書經》)二經序文在結構和內容上的多處相似,以及《真誥》《登真隱訣》等上清經派文獻對《靈書紫文上經》序文的引用,認為《天書經》序文應是借鑒了《靈書紫文上經》之序,而非反之。
隨後,廖同學逐句朗讀了《靈書紫文上經》的序文,及其在呂教授指導下完成的白話翻譯。廖同學沒有簡單、機械地翻譯,而是將翻譯工作建立在可靠校勘的基礎之上,如“淵嚮啓靈扉”一句,若將“嚮”字簡單譯為方向、朝向之意,則文義欠安,據《洞真上清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九天太真道章第二”、《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二十三,改“嚮”作“響”,譯為“聲響”則文義切合;又如“遺界翳虛輪”一句,呂教授指出此處“界”疑為“累”之形近誤字,“界”字難通,可據《洞真上清神州七轉七變舞天經》改作“遺累翳虚空”,此處“累”應理解為“物累”。此外,呂鹏志教授还詳細講解了部分疑難詞句,如“龜母案筆”一句,“案筆”應理解為“執筆”。又如“擁机外化”,此處“机”應指“憑几”;“外化”則典出《莊子·知北遊》,“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又見於《淮南子·人間訓》,“得道之士,外化而內不化”,“外化”為“隨外物之變化而變化”的意思。
讀書會最後部分,張晨坤同學詳細梳理了《後聖道君列紀》的內容,將此經分為四部分,首先是後聖道君靈跡,此部分又分為出生、修道昇仙、劫運度世、“聖君之道”及青童君補記,詳細記載了後聖道君的經歷;其次是聖君自述《列紀》之功用,並講解了傳授此《列紀》的要求,介紹了部分上清經的不同次第;再次是“一師四輔”,介紹了輔佐後聖帝君的五位真人,分別是太師太微左真保皇君彭廣淵、上相方諸宮青童君、上保太丹宮南極元君、上傅白山宮太素真君、上宰西城宮總真王君;最後是青童君講解“仙相”的內容,介紹了可成上仙、次仙等仙人之相和學道之行,並強調無仙才之人只能“徒勞以終年”,難以成仙。
本次讀書會共進行3小時16分,是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2021年暑期線上讀書會最後一期。此次暑期讀書會活動中,同學們在兩位老師的指導下,仔細閱讀了《老子》《莊子》《真誥》《靈書紫文上經》等四部道家、道教文獻的部分章節,初步掌握了校勘、注釋、翻譯、解題的基本方法,對道家道教哲學、魏晉玄學和上清經派文獻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為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相關學術問題創造了良好的開端。
(趙允嘉、廖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