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 “道教儀式”線上課程第十五講紀要

来源:趙允嘉、閆瑞 时间:2021-08-22

202169日晚2020分,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道教儀式線上課程第十五講現存正一科儀之四:度死教學錄像在ZOOM會議室播放,本講由臺灣政治大學教授林振源與巴黎大學副教授潘君亮老師合作講授,預習人為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研究生呂燁及西南交通大學碩士研究生閆瑞、趙允嘉。

image.png

課程開始,首先由林振源老師介紹了本講課程安排,並以學界對當代地方道教儀式的分類引出了本講課程的主要內容。施舟人(Kristofer M. Schipper)教授曾稱臺南地區的烏頭道士為真正的道士,而紅頭則為法師,道士和法師所行科儀不同,一文一武;而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在臺北的調查發現,當地將道士、法師(道法二門)均稱為紅頭,而將釋教稱為烏頭,二者的區別在於“紅頭”度生,“烏頭”度死。勞格文教授在中國東南四十二個縣的實地調查發現,文武的分野與紅白事的分野重疊交叉,但後者更為重要,度生與度死之別才是最普遍的儀式分類概念。田野調查中最常見的儀式類型為驅邪功德三種,前二者通常對應度生範疇,後者則屬於度亡的範疇。雖然不絕對,這三種儀式類型的主要內容通常也對應這三大主流中國宗教傳統。勞教授認為,在中國民間宗教的背景下,醮儀也不一定全是道教的,但這不會使醮儀失去其基本的道教特性;同樣的,道士做喪儀也無法減少其中的佛教元素。張超然教授認為早期天師道以死亡為穢氣,限制其度死儀式的發展,早期靈寶齋也僅是超度祖先,而非用於新亡之喪儀,直到東晉末劉宋初《度人經》、《五煉生尸經》的出世才開始出現變化。譚偉倫教授通過對江西民間正一儀式與普庵教儀式的考察,提出了度亡儀式框架的假說,認為宋代以後佛道分享了同一種儀式框架。

image.png

導言最後,林振源老師介紹了度亡儀式的分類,根據對象的不同,度亡儀式可分為新亡、超薦與普度、非正常死亡三種類型。在蒼南地區的民間道教儀式中,就同時存在這三種不同的度亡儀式。接下來的時間裡,潘君亮老師以蒼南地區的個案為例,向大家介紹了度亡儀式。溫州市蒼南縣位於浙江省最南端,溫州本地雖無特別重要的道教傳統,但卻正好處於幾種不同的道教傳統中間。溫州北接台州,由此深受天台靈寶的影響,明清時全真龍門派也從台州傳入溫州;同樣在明清時期,眾多江西龍虎山的道士也來到溫州,溫州也多有道士前往龍虎山受籙;溫州南部與福建接壤,當地多有閩南移民,其民間傳統與閩南也相當相似。蒼南當地文化結構複雜,僅流行的方言就有閩南話、溫州話、蠻話、金鄉話、畬話五種,這些方言各異的族群來自不同地區(如金鄉話使用者多為浙北移民的後代),生活在不同的自然、社會環境中(如蠻話使用者生活在蒼南縣東北的衝積平原,明清時多有士人鄉紳;蒼南縣其他地區則多為山區),其中使用閩南語的族群有近六十萬,占當地人口54.4%,主要為明末清初遷入,主要分佈於靈溪、橋墩、礬山、馬站、藻溪與赤溪等鎮。蒼南民間師公源自福建泉州的安溪、德化與永春等縣,當地流傳有渡龍村蘇道興與蘇道顯兩位道士的傳說,可能是蒼南地區最早的道士。蒼南民間有眾多傳承有序的道壇,如明萬曆間從泉州傳入的梁氏道一保護祖壇,至今已傳承十二代,又如清順治、康熙間傳入的徐氏合元祖壇,也已傳承十二代。蒼南本地流行結拜,道士在舉行儀式時除了在家族、師徒間尋找搭檔,也常常與結拜兄弟合作。當地的道士團體就以家族血緣、師徒法緣和結拜兄弟間的擬血緣三種關係為紐帶形成。蒼南流行的道教儀式主要有太平清醮(多為三天,偶有五天,七天的情況較少,屬紅事)、度亡(白事)、三元(源自閭山傳統的儀式,屬於文武分類中的武),另有在道士內部舉行的授籙和繳籙儀式。當地儀式的基本結構為發符、分燈、敕壇、請神、進表、送神,在時間較長的儀式中還會加入經懺燈表等功能性儀式,如血湖醮中會誦《血湖經》、《血湖懺》,上《地藏表》。

蒼南當地道士對度亡(功德)儀式的分類不太明確,大致可分為四種,分別是時長多為一天的“金籙預修功德”和三天的“玉籙血湖功德”;金籙、玉籙之外則都被歸為黃籙,稱為“黃籙普利功德”,其中為新亡舉行的、時長一兩天的稱為藥師儀式,在宗祠中舉行的是超宗儀式,以及在清明時舉行的追薦儀式和在中元舉行的普度儀式,普度儀式的時間可多達三至七天(後三種多在亡者去世一段時間後舉辦,以求家宅平安、陰陽兩利);另有一種專門針對特殊性死亡的“三元度亡儀式”,橫死者須舉行三元儀式,再者嬰兒夭折也須舉行時長一天的三元儀式,稱為超嬰醮奶娘醮,儀式中會請花婆、皇君(陳靖姑)等神明。

接下來,潘老師介紹了2015年至2017年間在以靈溪鎮為中心的部分村鎮舉行的血湖醮——玉籙大齋超幽功德道場。依照當地傳統,血湖醮需連作三年,此次玉籙大齋即在乙未年(2015)、丙申年(2016)、丁酉年(2017)農曆七月十一日至十五日舉行,均為五旦四夕。血湖醮本為較為私密的儀式,多是齋主為家中難產身亡的女性親屬舉行,但出於經濟考量,本次血湖醮包括了中元普度儀式的成分,較為罕見,不僅針對女性亡者,這次道場也為男性亡者和女性預修服務。本次道場主要有七位道士參與,主法高功的五位弟子協助,共計十二人。壇場分內壇、外壇,由內至外依次是內壇、行法壇和外壇。內壇以三清壇為主壇,三清壇之下有五壇,供奉有觀音、救苦、寶王尊勝、天師、雷祖,還有道士認為中間的寶王尊是龍樹,可見此五壇中包含了法之三壇的元素。內壇之下為行法壇,行法壇的設置將根據儀式不同內容來設置,度亡儀式的行法壇分別供奉地藏、救苦與觀音三神。外壇設置為三組,每組三層,供奉地方及三界神明。值得一提的是,當地血湖醮還會在三清壇側面較遠處設置一稱為車藏的紙製塔狀法器,其下安置裝有血液的盆象徵血湖,並繫有裝著代人的袋子,代人可以代替女性亡者一層層地渡過地獄的磨難,以達成拔度亡魂的目的。在當地的觀念中是污穢的,所以設置在壇場之外的空地上。在儀式中會使用多種宗教文書,包括表、請狀、關文、牒,當地統稱為疏文。

image.png

隨後,潘老師簡要介紹了五旦四夕儀式的節次,第一日除一般儀式程序外,還須豎幡豎車藏,二者分別為度亡儀式和血湖醮專用;第二日因當地道士授籙時職位不足,均需額外進行補職才能繼續進行接下來的儀式節次;第三日主要節次為三朝行道(早朝、午朝、晚朝),還有十八典(遊地域)、十王過案、誦《血湖經》《血湖懺》等與度亡或血湖醮緊密相關的節次;第四日的重點是靈寶大煉度和放焰口;第五日則主要是言功、送神,並額外增加了奶娘醮的節次。潘老師向大家展示了豎幡、遊地獄時使用的以米繪製的儀式圖案,以及同樣用米繪製的煉度圖,並進一步講解圖案的意義。最後,潘老師詳細介紹了靈寶大煉度的內容和順序,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登壇啟師,第二階段為引靈入圖、建水池火沼,第三階段為水火交煉、死魂受煉、仙化成人,其中涉及到的節次、文書、符咒多可見於《道法會元》、《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上清靈寶大法》(寧全真授,王契真撰)、《靈寶領教濟度金書》等宋道書。

image.png

潘老師總結,通過此次玉籙大齋超幽功德道場可以發現,民間道士的儀式知識庫的組成非常複雜多元,就像一個工具箱,可以根據需要來挑選工具組合起來以完成儀式目的,這使得道士會吸收學習來自不同宗教傳統的儀式;但在吸收其他宗教傳統的同時,道士仍然堅持著道教本位,這反映在煉度中對身體的注重,對空間的注重;此外,如果將民間科本與《道藏》中的宋元道書進行比勘,可能會有更多發現。

image.png

在課程討論環節,除本次主講老師林振源老師和潘君亮老師外,呂鵬志老師特邀安徽吳慧鑫道長、福建鄭三罡道長、湖北崔振聲道長以及上海師範大學教授侯沖老師和曹凌老師作為嘉賓,共同參與此次問題的討論。

呂鵬志老師首先針對《浙江省蒼南縣正一道普度科範》一書內容提出了四個問題供大家討論交流。其一,書271-78午供儀節中一方面聲稱清齋供養鬼神,反對血食、殺生祭祀,另一方面實際上則獻酒肉,是否矛盾?道教十供是否包括葷食?主講人潘君亮老師認為蒼南道教儀式包括清齋和肉食,根據儀式的情景不同,以清齋供奉道炁化的仙真,以肉食供奉三界神明,體現了道教的開放性和實用性。林振源老師認可潘老師的解釋,道教齋供依據所供奉對象的不同提供的祭品也不同,孤魂供以肉食。呂老師補充內壇一般為素供,外壇則葷素皆備。鄭三罡道長補充道,由於地域原因,浙江蒼南與福建閭山相互影響,閭山派中具有濃厚的巫術成分,會進行肉食祭祀,不僅是對亡者的追念,亦是對生人的撫慰。

其二,浙江蒼南道教普度法事是否借鑑佛教《天地冥陽水陸儀》的度亡儀式。侯沖老師認為蒼南縣所作法事皆傳承有佛道二教。宋代以後出現了四種水陸儀,《天地冥陽水陸儀》僅為其中一種,與書中提及的冥陽水陸沒有直接關係,但從中能夠明顯看出佛教成分。

image.png

其三,《浙江省蒼南縣正一道普度科範》243頁中謄經拜表儀節是否名實不符,以及謄奏的含義等。潘老師解釋謄經拜表相應,經即為表文,謄為上奏,謄、奏二者皆為將表文上奏天庭。林老師補充,法録謄奏官兵將吏所作之事為舉筆重錄,去錯為真,謄經拜表或爲謄詞拜表。崔振聲道長提到,龍虎山有謄詞拜表儀節,謄奏為重新謄抄。第一遍謄抄為出官時,將體內神官謄寫至紙本上,賦予紙質文書以宗教意義。第二遍則是在地闕之下,將文書呈遞給地府官員之時,再次謄抄一遍,書中舉筆重錄,去錯為真指的便是此次謄抄。曹凌老師指出此書中339頁,有謄奏案,或爲表文在壇場上謄抄一次,奏至靈寶大法司時再次謄抄改正。此外,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中齋主的意旨是以高功的角度謄奏,而蒼南道教儀式應為謄抄,與此不同。隨後預習人楊金麗同學糾正了書中123-24頁、233頁中文字及標點錯誤。

其四,解釋《浙江省蒼南縣正一道普度科範》頁233-6節次二炁表的含義並考釋表中上啟神仙萼府綠華大仙雲中雞犬大仙慢亭彩屋真人叱石成羊真人。潘君亮老師認為二炁表可以理解為陰陽二炁、木金二炁,東王公西王母,也即下文所指的木公金母,多與煉度儀式相關。預習人閆瑞同學指出上述神仙分別為萼綠華淮南王劉安武夷君以及黃初平

隨後,呂鵬志老師提及《浙江省蒼南縣正一道普度科範》頁89-92“安五方所安是《太上洞玄靈寶滅度五煉生屍妙經》中的五方安靈鎮神天文而不是古靈寶經《元始五老赤書玉篇真文天書經》中的五篇真文。二者的主要區別是五方之中央方位的文字不同,五方安靈鎮神天文中央為漢文,而五篇真文的五方(包括中央在內)則全部為大梵隱語。

最後,諸位教內外專家學者再次論及意文青詞的區別。曹凌老師認為,通常在儀式的開頭讀詞,而諸表則放在最後,儀式全部結束後一起焚燒。在眾多詞表中只有青詞直接表述齋主之情旨,而意文則以高功的名義陳述。隨著儀式的發展演變,意文或許部分具備青詞的功能和意義,成為總結一齋旨意並向諸神表達意願的一種新型的總結齋意的文書。潘君亮老師指出蒼南道教儀式的情旨並非青詞,入情旨(即入意)在每個儀式節次都存在,而青詞則作為一種儀式在最後上呈天庭。蒼南道教儀式給出的意文中的表詞並進指的應是靈寶大堂經所上玉帝表青詞。青詞這個儀式包括入意,較為隆重。侯沖老師補充,道教文書(詞、表、狀、書、牒)所針對的對象和情形不同,其所使用的文書形式也不盡相同,青詞對應某一特定的神(如玉帝、文昌);疏在儀式的開頭和結尾使用;表則在請神時使用。

(趙允嘉、閆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