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謝孟謙〈藍靛瑤對道教儀式框架的應用:分析破獄儀式的文本〉

来源:香港大學 孫嘉玥 时间:2021-11-29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

謝孟謙〈藍靛瑤對道教儀式框架的應用:分析破獄儀式的文本〉

 

202111182020分至2120分,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研究生謝孟謙在Zoom會議室以「四種研究老撾藍靛瑤的方法」為報告主題,簡單介紹其論文內容〈藍靛瑤對道教儀式框架的應用:分析破獄儀式的文本〉。本場會議的主持人為福建師範大學陳文龍教授,評議人為雲南省社會科學院蕭霽虹教授。

 

一、論文發表

 

謝孟謙屬香港大學宗樹人教授(David A. Palmer)與周思博(Joseba Estevez)統籌的老撾藍靛瑤研究團隊,他先概述其團隊在119日所作的報告內容。宗樹人與郭慧雯當日介紹了藍靛瑤文本庫的背景,解釋其團隊如何蒐集文本及整理索引編目,使研究者能理解文庫當中二千多項電子藏本的文本處境。周思博介紹了他在老撾超过十年的田野調查,並提出藍靛瑤手抄本為儀式器物的觀點,解釋藍靛瑤人視手抄本為具有生命力的活體。謝孟謙的論文是建立在藍靛瑤的文本基礎上,選取「破獄儀式文本」為切入點,分析當中的儀式處境和儀式邏輯,而他的報告主題「四種研究老撾藍靛瑤的方法」正是介紹其團隊如何以「四大盒子」(four boxes)劃定研究範圍,使各研究能在龐大的藍靛瑤知識與文化系統之中,釐清研究目標。

 

盒子一Box One是文本研究。此盒子的研究範圍限於流傳於老撾藍靛瑤社群之間的文本,研究目標為「文本處境」(textual context)與「文本內容」(textual content)。「文本處境」即某項文本在老撾藍靛瑤文庫中的狀況,研究者須說明基本的文本背景資料,包括抄寫年、諸種版本(例如同名異本、同名別冊)。謝孟謙以破獄科為例,解釋他如何使用郭慧雯準備的索引編目,找到有助整理破獄儀式錄文的版本,並說明破獄儀式在藍靛瑤文庫的狀況(36項藏本以「破獄」為題,文本的抄寫年代主要是十九至二十世紀,年代最久遠者為1807年,較近者為1914年)。「文本內容」即獨立細讀研究對象所記述的內容,細讀之時,須避免參雜文本以外的資料(例如漢地道教、其他地區瑤族、其他少數民族的版本),而應先分析當中的陳述。若研究對象為儀式文本,研究者可以從文本內容發現當中記載的儀式角色(儀式專家、神靈、家先、靈體)、儀式行為、儀式目標、儀式意義,並且在參照漢地道教之前,先獨立理解藍靛瑤手抄本所蘊藏的儀式邏輯。

 

盒子二(Box Two是儀式專家研究。這一盒子的範圍主要是理解老撾藍靛瑤儀式專家對其信仰的演繹,調查當地的道公(Tao Kong)與師公(Tai Kong)如何作法行道,找出他們的主位理解(emic understanding)。謝孟謙提及團隊核心成員周思博的研究工作:他在過去十年間與藍靛瑤的道公、師公成為好友,能夠作詳細的人類學訪談,理解他們對文本的看法。儀式專家給出的資料可以分為三類——解釋(delineation,即儀式角色、行為、程序)、詮釋(interpretation,即儀式目標、信仰意義)、主張(advocation,即儀式的社會意義)。這些主位理解有時與文本內容相關,有時候則無關,故此研究者須分清文本研究(盒子一)與儀式專家研究(盒子二)這兩方面,先分別研究,再探討二者間有無關聯、關聯何,例如道公、師公如何在文本的字裏行間作加密、省略,藉此保護其秘傳知識(esoteric knowledge)及傳承系統。

 

盒子三(Box Three)是儀式表演研究。此研究範圍為:藍靛瑤的儀式名目是什麼(what)、舉行儀式的時間(when)、演行角色是誰(who)、儀式行為是怎樣(how)、儀式意義是什麼(why)、壇場的佈置和空間是怎樣(where),凡此皆是田野考察得來的發現。謝孟謙提到其研究團隊早前在20178月和20191月前往老撾西北部拍攝藍靛瑤舉行的度戒儀式,得來的錄像將用於總結該儀式的客位觀察(etic observation展示各項儀式的次序和意義。這種研究應記錄調查者的客位觀察,此記錄有助於從外到內解釋儀式的邏輯與意義獨立的儀式表演研究(盒子三)能用以建立資料基礎,給予研究者足夠的論據以解釋手抄本(盒子一)與儀式專家(盒子二)兩者之間的關係,從而分析文本如何保存儀式的處境,細看當地的儀式專家如何演繹其外在表演。

 

盒子四(Box Four)是群眾研究。此盒子研究藍靛瑤群眾及儀式的參與者,藉此理解其宗教儀式與社會的關係。謝孟謙以度戒儀式為例,他提到作田野考察之時,看到一個八九歲兒童接受度戒儀式,師公初時將他包裹在棉被內,過了很長時間,完成各種儀式後,受戒兒童方可從棉被裡出來,得到新生命。到底兒童的家人是如何理解這種度戒儀式?為什麼大多數藍靛瑤人都為男童舉行度戒儀式?對於藍靛瑤此種定期遷移住處的社會而言,為何男童必須經過度戒儀式以得到神靈兵將護身?藍靛瑤人出入於樹林之間,有時候要開墾山林以作農耕,有時候須進入深山狩獵多日,到底度戒儀式與這種藍靛瑤生活有什麼關係?這些問題需要以群眾視角(盒子四)加以探討。

image.png

簡報:介紹四大盒子

 

謝孟謙提到其團隊過去兩年間經過多次討論,互相分享研究結果,漸漸得出此四大研究範圍的輪廓。周思博經過十年調查所得到的資料,足以填充盒子二、三、四,而他找來二千多項文本拍攝並電子化,使團隊成員能夠開始盒子一的研究。待各個盒子研究成熟,研究團隊便能探討四大研究範圍之間能存在什麼關聯。研究道教儀式與地方社會的關係之時,這四大盒子的研究方法應使研究者注意「假設」和「結論」的分別,而謝孟謙舉出五項立論例子加以說明:

 

例一、 某種道教儀式,或許是正一派、靈寶科儀、閭山派,在某時期傳入某處社群。

例二、  根據少數民族所保存的道教儀式,研究者可以理解古代道教儀式與社會的形態。

例三、  群眾對儀式的理解與手抄文本關係未必緊密,研究者應該著重研究群眾的理解。

例四、  只有儀式專家才掌管儀式的秘傳知識,單獨看文本無法理解儀式與文本的意義。

例五、  少數民族A與少數民族B屬瑤族,比較兩者能發現儀式何時傳入、如何演變。

 

謝孟謙說,以上這些見解是他在前人學者的道教儀式案例之中發現的,不少學者是經過長年累月的考察,才得出此結論。雖然如此,但對於老撾藍靛瑤的研究工作才剛剛開始,故應先區分清楚上述的四大研究範疇,避免草率套用前人學者的見解,將別處案例的結論視為事實。前人的結論,應是研究老撾藍靛瑤的重要「假設」,能使研究結果更為豐富。謝孟謙於此解釋上述結論在他研究老撾藍靛瑤時的啟示:

 

·        例一是「漢化假設」。在推論藍靛瑤以某種道教儀式自行漢化之前,研究者應先考察藍靛瑤的儀式蘊藏什麼形式的道教元素。謝孟謙論文所研究的藍靛瑤破獄儀式案例中,當地人應用了靈寶儀式的框架,但他只能夠說明其中的儀式鋪排、度亡邏輯,卻未有充足證據推斷藍靛瑤人以靈寶儀式自行漢化,故此他歸納初步的結論——藍靛瑤人的儀式確實應用靈寶科儀的框架,並於當中加入具有地方特色的內容。

 

·        例二的結論是將四個盒子的研究範圍混為一談。給出結論之前,研究者須先解釋何謂「古代道教」、「社會形態」,先調查藍靛瑤傳承什麼文本(盒子一),儀式專家怎樣傳承知識(盒子二),地方社會演行什麼儀式(盒子三),方可理解藍靛瑤的社會形態(盒子四)。而查找藍靛瑤社會的四大盒子後,亦須鎖定漢地社會某段時期及某處地方的案例,詳細查看其相應的四大範圍,方能比較藍靛瑤與漢地族群的「古代道教」和「社會形態」。

 

·        例三與例四是某些民族誌研究的發現。善於田野調查的學者能夠察覺,某些儀式專家為保護自己的知識權力,不想秘密外洩,與學者交談時不會全盤托出,甚至會編造虛構的事例以應付提問。若須確保藍靛瑤道公、師公所提供的資料準確無誤研究團隊應以兩種方法查證。一者,尤以周思博擴大其盒子二的調查基礎,對數名儀式專家作獨立訪問,並將資料互作比較。二者,獨立調查盒子一、三、四,各自完成研究之後,找到當中與盒子二儀式專家知識的關聯,藉此理解藍靛瑤社會的整體宗教系統,而儀式專家個人的錯訛,不會影響此系統的整體性。

 

謝孟謙提及周思博在盒子二範疇內的研究方法:他常常邀請藍靛瑤的道公、師公到家中作客,往往聊上一整天,請他們談論其存想方法、秘語知識,解釋儀式舉行前夢見什麼事情,講述自己在舉行儀式期間默念什麼,演繹其主位理解如何在存想之中調動神靈官將攻破獄門,如何在存想之中宴請家先祖輩接受食物供養。盒子二蘊藏的秘傳知識確實是儀式的關鍵,然而盒子一文本與盒子三外在儀式本來也是精彩豐富、繁雜多樣,盒子二的主位理解更須以文本與儀式觀察加深闡述,才能將內在理解接通外在的儀式觀察。得到盒子二的內部知識,得出成熟的研究成果之後,其實並不阻礙研究者繼續探討盒子一、三、四。

 

·        例五是跨民族比較。研究者或以某瑤跟某瑤比較,例如以湖南的過山瑤與老撾的藍靛瑤比較,甚至用瑤族比較白族、壯族、苗族,藉此比較當中儀式繁複程度。也許瑤族A的儀式更為複雜,而瑤族B看似比較簡單,如此比較則引導至一種歷史結論,使研究者過早地下定論,以為瑤族A所保存的儀式更為原始(authentic)、完整,並且斷定瑤族B的儀式歷史較淺,例如族人不再抄寫文本、上刀山、過水槽、捧火炭等。謝孟謙認為,此類跨民族比較應審慎而為,跨民族比較是重要的研究「假設」,卻不一定引導出相對的歷史「結論」。比較不同族群之時,不應粗略比較儀式的繁雜程度或文獻年代的歷史遠近,而應分開四大盒子比較,尤以此族群A的盒子一比較族群B的盒子一,或以族群A的盒子一比較漢地族群於不同時期的盒子一,如此類推,其他盒子的研究亦應分開比較。謝孟謙說,他所屬的研究團隊將小心而為,先研究清楚藍靛瑤的宗教與社會,獨立分析四大研究範圍,藉此逐步呈現藍靛瑤的全貌,隨後才與其他瑤族比較。

 

介紹港大團隊的四種研究方法之後,謝孟謙簡單介紹其論文〈藍靛瑤對道教儀式框架的應用:分析破獄儀式的文本〉,該文主要有三點發現:

 

image.png

藍靛瑤道公準備破開獄門,踩破圍於紙獄之中的陶碗

 

image.png

藍靛瑤用以附薦家先的寶樓

image.png

藍靛瑤用以附薦家先的寶樓

 

·        文本資料。通過比較藍靛瑤手抄本文庫中36項破獄儀式文本,可以推論藍靛瑤的破獄儀式總共收編六套儀式——茭簡科、豎旛科、破獄科、從人科、讚材樓科、煉度科。其中四套正合宋代形成的靈寶科儀文獻(茭簡科、豎旛科、破獄科、煉度科),而其餘兩套是獨具地方特色的儀式(從人科、讚材樓科)。

·        內容概述。儀式執行者於「茭簡科」為茭龍與金龍開光,請茭龍驛吏將簡文告下幽獄以開赦亡魂,並於「豎旛科」豎立靈旛以迎請仙眾及召請亡靈。「破獄科」的意義在於燃燭照幽冥,破開地獄門,使亡魂能夠出離幽獄。「從人科」與「讚材樓科」皆是孝主資薦亡故的儀式,令亡者得以擁有任其使喚的隨從,登上裝飾華麗的寶樓,等候往生。亡者於「煉度科」經受水火煉之後,得到完整的身體,其魂神澄清,可以往生天界。

·        道教靈寶黃籙齋儀框架的應用。宋代形成的靈寶科儀框架(參考蔣叔輿《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置立明確的陰陽境地,而藍靛瑤道公於此陰陽境地之間,於儀式之中充分展示其轉化陰陽的靈力(supernatural efficacy)。此靈力可以分為三類——穿越陰陽(「茭龍科」之茭龍能下幽獄,其金龍能直透九天)、接通陰陽(「豎旛科」與「破獄科」對神靈祖先鬼神眾於壇場一同供養)、轉陰為陽(「破獄科」令亡故能出離陰間幽獄,「煉度科」使亡者受煉而早生仙界,而別具藍靛瑤特色的「從人科」與「讚材樓科」則確保陰間家先成為能夠接受陽間供養的對象)。

 

二、評議

image.png

會議截圖:評議人蕭霽虹教授(右下)、主持人陳文龍教授(左上)、港大研究團隊宗樹人教授(右上)、報告人謝孟謙(左下)

 

評議人蕭霽虹教授(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提出,研究少數民族可以參考三部曲的研究方法——實證調查、文本分類、比較研究。謝孟謙的論文是對老撾藍靛瑤文本數據庫的應用與檢驗他對儀式文本作分析考證,將內容與《道藏》比較,藉此演繹師公和道公的儀式知識,此研究取徑值得同類研究計劃參考。蕭教授談到,「破獄科」屬道教常見科儀,藍靛瑤在儀式之中保留其框架,破獄儀式手抄本文本結合多項科本。現在許多學者正在研究活態的道教儀式(包括靈寶度亡儀式),藍靛瑤的案例展示了少數民族如何於活態道教儀式中保存巫術,是故蕭教授希望未來能在雲南勐臘地區開展相關的比較研究。

 

蕭教授提出兩個問題請謝孟謙解答。其一,藍靛瑤破獄儀式的「茭簡科」和「豎旛科」,與「破獄科」有何關聯?其二,謝孟謙論文提及的湖南瑤族「合歡飯」,並非藍靛瑤案例,而是屬於紅頭瑤的習俗,此例證與藍靛瑤有何關係?

 

謝孟謙感謝蕭霽虹教授指正其論文陳述不清之處,他將會修改論文以釐清儀式內容。「茭簡科」是以茭龍到幽獄頒布玉皇赦命的儀式,使亡魂能在獄門破開後出離地獄,而「豎旛科」是集合家先與神靈的過渡空間,使家先出離地獄後,能到達壇場豎旛之處,等候煉度超昇。謝孟謙回應後展示照片,說明藍靛瑤豎旛的佈置。至於紅頭瑤的舉證,謝孟謙承認論文未有描述清楚,論文應明確表示此是引用神奈川大學團隊的研究,該團隊為廣田律子教授領導,成員包括道教學者松本浩一、丸山宏,而神奈川團隊的案例與老撾案例是不同的瑤族支系。

 

三、討論

 

討論期間,郭正宜教授(高苑科技大學)提及自己研究越南瑤族的道教,觀察到煉度儀式所用的「煉度秘語」,而且越南瑤族流傳有神靈造人的神話,時常演行於煉度儀式之中,藉此令整個世界回到原始狀態。此外,郭正宜注意到另一地瑤族的煉度儀式是地藏王菩薩主持,此現象甚為有趣,有待學者解釋。謝孟謙回應,藍靛瑤確有用於煉度的秘語,其內容關乎儀式專家知識(盒子二)與儀式行演(盒子三)的研究範圍,希望日後能夠繼續探討。初步調查發現,藍靛瑤以銅錢置於淨米,將銅錢排列成人形,以給予家先完整的身軀,此即煉度的秘語部分。關於「地藏王菩薩」,謝孟謙說暫未發現老撾藍靛瑤有相關的例證,日後會注意不同宗教如何融攝於藍靛瑤的儀式之中。

 

崔振聲道長(永修天師宮)提問,謝孟謙論文中煉度的結尾處,提到了亡魂對道經師三寶瞻禮;作禮之後,儀式執行者敦促亡者不得誹謗真正之教,不得鬥亂親朋或者離間親人——這種描述可否視為「對亡魂宣戒」?「宣戒」是目前大陸道教的煉度儀式中的重要環節。謝孟謙感謝崔道長的提問,他答道:藍靛瑤的文本確實保留類似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與蔣叔輿《立成儀》所收錄的宣戒文句,可惜藍靛瑤文本的宣戒文句篇幅不長,沒有明確顯示執行「宣戒」的儀式意圖。

 

(供稿人:香港大學 孫嘉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