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分組討論紀要:沈如泉《論宋代駢體茶榜文》
2021年10月29日20時20分至21時20分,“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於ZOOM會議室中舉行了分組討論。本次會議由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沈如泉教授分享論文《論宋代駢體茶榜文》,主持人與評議人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李建欣教授。
一、報告內容
沈如泉教授的報告分為五點:一、什麼是茶榜文?二、據書寫方式將宋代茶榜文分兩類:散體茶榜文與駢體茶榜文。三、宋代駢體茶榜文的興起及其與請疏的關係。四、宋代駢體茶榜文書寫風格轉換及其與禪宗公案的關係。五、宋代駢體茶榜文的衰歇及其與禪宗語言觀念的關係。
首先,沈如泉對“榜”義演變做了一個簡要介紹。他指出,“榜”的本義是木片,后来演变为寫了字的木片,作動詞的話,“題屬文字”在古代也稱“榜”。而本文要討論的茶榜文則是佛教儀軌中配合行茶禮所用的榜文。
茶湯榜與茶湯禮關係密切,茶榜和湯榜是伴隨着唐宋佛教寺院茶湯禮的形成而相應產生的兩種佛教應用文體。劉淑芬《中古的佛教與社會》(第331-367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中有“唐宋寺院中的茶與湯藥”一章,解釋了作為寺院茶湯禮不可或缺的茶湯榜概念,藉此說明茶與湯在寺院生活中的重要性,但並未對茶榜、湯榜這兩種文體本身展開充分討論。宣方《宋元佛寺茶榜考論》(收錄於竺濟法編《茶禪東傳寧波緣——第五屆世界禪茶交流大會文集》,第87-95頁,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年版)通過對宋元禪林清規中的相關記載解讀,對宋元佛寺中茶榜的使用範圍、種類、張貼方式、書寫格式、材質、書榜之人等逐一進行了考釋,但對茶榜文體演進歷程及語體風格變化等與文學發展密切相關的問題尚未暇關注。當然,上述討論主要都是直接依據禪林清規來複原解釋古禮儀式特點及文化特點等,類似研究還有上海師範大學殷玉嫺碩士論文《唐宋茶事與禪林茶禮》等相關論文,但從文體發展角度進行專門論述比較少。
隨後,沈如泉教授介紹了茶榜的起源,指出茶榜出現的條件有三:一為喝茶成為僧眾日常習俗,二為叢林茶禮的形成,三為宋代駢文(宋四六)廣泛應用。沈教授在介紹散體茶榜時為大家展示了樣文,對照例文指出其文體特點為模式化的文章活套——在日常應用中僅需按照不同場合填選稱呼署名及四節名即可(主要被用於結制、解制、至節、歲節四節各種重要的禮節性茶會上)。四節禪林都要舉行各種隆重的儀式,茶禮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項內容,甚至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項內容。而此前需通告僧眾準備,提前掛出的茶榜往往就起到活動通知的作用。據《叢林校訂清規總要》等書記載,寺院新住持到任、新首座就任、結夏前新掛搭到來等場合也都要行茶禮、用茶榜。
關於駢體茶榜文的興起及其與請疏的關係,沈教授粗略統計了宋代駢體茶榜流傳至今的40多篇。這些駢體茶榜作者主要有禪僧惠洪、寶曇、居簡、大觀及文人孫觌、史堯弼、邵博等人,出現於北宋後期,南宋較多,元明清偶有作者。在此沈如泉重點介紹了惠洪,指出其《石門文字禪》卷二十八“疏”類下收錄的《請崇寧茶榜》《請逍遙宜老茶榜》《云老送南華茶榜》《請云蓋奭老茶榜》《岳麓溈山茶榜》大約為現存創作時間最早的駢體茶榜。這五篇茶榜在寫法方面大致具有較為固定的格式。每篇榜文均為駢體,按照內容均可分作三段。開頭用四聯至六聯左右篇幅借禪林典故暗示茶會內容或來人身份;接下來自“恭惟某人”始,介紹所請僧人法系、成就或影響。最後以“敢薦蘋藻之饌”之類的套語邀請對方而收束。
沈如泉教授對比了《云老送南華茶榜》與《請圓悟住雲居》請疏,發現兩種文體在以下三方面有共同之處。首先,語言上均以四六駢語結撰,講求文采藻飾與典故的運用。作為駢文主要特徵的這兩點與世俗社會駢體文特點並無二致,但禪林四六文與世俗社會駢文的區別在於禪林駢文所用典故用外典少,用內典多。惠洪所撰茶榜、請疏用典基本源自佛教經論語錄,文章的宗教色彩特別濃厚。其次,在篇章結構上大致都採用三段式結構。以"恭維某人"、“伏惟某人"一段作隔,此前一般點明作文宗旨或目的,屬於點題;此後則抒發懇請之意再次照應題目,可謂結題。中間"恭維某人"一段則盛讚所請者品行能力,同時也帶有部分介紹身份的意思在內。最後,就文體功能而言,在邀請對方參加或從事某事這一點上兩種文體是相同的,正因為如此,駢體茶榜文在寫作時便於借鑑請疏文的寫作格式,可以拿來直接套用。在文集分類時也被列入“疏"類。
隨後沈如泉又講解了駢體茶榜文書寫風格轉換及其與禪宗公案的關係。《靈泉老詮茶榜》(李新)和《請詮公茶榜》(巢時甫)應為同一篇文章,但作者歸屬難定。所以駢體公案式茶榜究竟是與請疏式同時出現,還是稍晚出現,目前難以遽定。此類茶榜文在敘事方面模仿了公案拋出問題起人疑竇的表達方式;在措辭時則密集使用公案典故。這樣就造成此類駢體茶榜也帶有舉公案的特點。沈教授對公案化茶榜文特色進行了總結,他表示:一、文章表達注重與茶事結合,體現禪茶一味的禪宗精神。二、其中所用典故多來自於佛教經典、禪宗語錄,口語化特點突出。三、文體功能已經從榜文重在通告的功能朝引導僧衆參舉公案方向發展。四、過度追求公案化的個別茶榜文也在某種程度上破壞了駢文的整飭性。
談及駢體茶榜文的衰歇及其與禪宗語言觀念的關係,沈教授羅列了兩點:一、從文學生產角度看,駢體茶榜對作者要求高,獨創的駢體茶榜文難以滿足禪寺茶禮日常需要,難以多得。南宋文學僧道璨《雲太虛四六序》云:“四六詞人難能之伎,變為榜疏,尤詞人之所甚難能者。蓋體格貴勁正,意味貴暴白,句法貴蒼老,使工於詞學者為之,不失於優柔綽約,必流於怪僻詭俗,未見其能也。”二、僧人重禮輕文,尤其是禪宗不立文字的觀念影響了駢體茶榜文的發展。如《禪苑清規》中對充任“書狀"一職僧人的告誡就很有代表性: 新到茶湯特為,禮不可闕。院門大榜、齋會疏文,並宜精心製撰,如法書寫。古今書啓疏詞文字,應須遍覽,以益多聞。若語言典重,式度如法,千里眉目,一眾光彩。然不得一向侍持筆硯,輕侮同袍,不將佛法為事。禪月、齊己,止號詩僧;賈島、慧休,流離俗宦,豈出家之本意也?
二、評議討論
在評議討論環節,李建欣教授首先高度讚揚了沈如泉教授的研究成果。並表示,從大的方面講,這項研究反映了佛教的中國化。佛教的中國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是不斷在深化的。從佛教的研究來講,過去有個傳統觀點認為,中國佛教在隋唐達到高峰,在宋代以後走向衰落。現如今,雖然大家對此觀點眾說紛紜,但於某種意義上講此觀點有一定道理——佛教在隋唐時期形成了自己新的宗派(例如禪宗之類),也在中國形成了關於佛教新的一些論述,並對佛教進行了判教。而至宋代以後,佛教逐漸失去了新的發展。特別是在佛教的義理方面、哲學方面,幾乎沒有新的推進。但李教授隨即表示,今天通過沈教授對駢體茶榜文的分析,我們可以非常具體而微的感受到不是佛教衰落了,而是佛教更加深入了,更加具體了,也更加融入進我們的社會生活中了。駢體茶榜文研究的是禪林寺院裡面的生活,而寺院生活也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通過沈教授的講述我們發現,佛教發展到宋代時期,已經與中國文化更深入地結合起來了。李教授最後總結,本次報告中沈教授通過非常具體的例子,顯示佛教進入中國以後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在宋以後,佛教更加細緻而微地深入進了中國的文化當中,完全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佛教中國化是一個長期的、全方位的過程,它使得教義、宗派、經典、戒律清規,甚至包括語言文學的表現方面,都會中國化。另一方面,李建欣教授表示,沈教授的報告開闢了一個全新領域,而該領域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比如“公案”、“禪宗語言觀念”等問題,都非常值得做進一步研究。
王盛维同学首先提出问题。在論文第三小節公案與駢體茶榜文中提到:“在禪林茶禮尚未形成之前,禪茶精神已然形成。”王同學對此處“禪茶精神”的具體內容提出疑問,並請教其是否也可歸為佛教中國化的一部分。沈如泉教授現場做出解答,提出在探討禪茶結合過程的方面,已有不少學者寫過文章,並引用四川大學宗教所王大偉老師的研究觀點以例證詳解。他表示,真正到後來人們所總結的“禪茶一味”時,已經算是比較晚的時期。在此之前,像清規寫的茶禮要到百丈禪師有改於叢林生活秩序之後。因為早期參禪都是個人的或小規模的,而後人數增加,就需要秩序。百丈禪師作清規後,不斷流傳,大家紛紛效仿,基於此才形成茶禮。但是於此之前,也有人將禪與茶相同之處結合起來,對此不少學者做過研究並寫出文章。李建欣教授補充道,禪茶精神後於日本佛教中發揚光大,日本禪師對此有過許多論述,可以提供參考。
呂鵬志教授也提出問題。沈教授論文中引用了《請普老茶牓》,最後有兩句:“三千卷文字,料掉沒交涉;三十年鹽醋,畢竟說與道。”這兩句話是否體現了禪宗的基本思想——禪(道)為“不可言說之道”?其次,禪宗提倡日常生活就是妙道,擔水砍柴都是妙道,這兩句話是否也印證了禪宗的這一思想?沈如泉肯定了呂教授的觀點,並在後續交流具體禪宗用詞時表示,由於禪宗中語錄較多,典故用得比較隨意,在理解時不太容易,還需結合上下文意。
最後,在討論環節中南京大學趙益教授提出:在論文中引用的兩篇茶榜,惠洪《雲老送南華茶榜》顯得比較得體,但後面《播芳大全》的兩篇茶榜(包括其他一些宋代的茶榜),是否有代筆現象?又是否有些遊戲文章的味道?沈如泉教授認為這個問題提得好,他指出宋代的不少駢文名篇,都不一定是由事主本人完成擬稿的,應用文字代筆現象常見。而劉忠遠等人在文學史上名氣不大,所以極有可能是為人代筆。至於是不是有文人遊戲,沈老師也提出了同類的疑問,同時舉出《播芳大全》裡僅有的一篇關於道教的酒榜文以作例證說明這類文章有文字遊戲的因素在內。
(供稿:王盛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