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閉幕禮紀要
北京(香港)時間2021年11月30日20: 00-22: 30,“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ZOOM 視頻會議室圓滿落幕。當晚活動分為兩部分,均由會議主席宗樹人(David A. Palmer)教授主持。首先舉行的是范華(Patrice Fava)先生著《湖南道士和法師的神化——新化縣道教神像微觀歷史》(The Divinization of Daoist Priests and Ritual Masters of Hunan: A Microhistory of Daoist Deity Statues of Xinhua County)新書發佈會,其後為本次會議的閉幕禮。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道長及社會各界人士近百人出席了當晚的活動。
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集人呂鵬志教授首先作會議總結。呂鵬志教授稱,非常榮幸擔任了本會議的主要召集人,十分珍惜能夠拜讀學習全部論文並全程參與本次會議的機會。呂教授講到,道教齋醮科儀的閉幕式包含言功拜表、投龍簡和設醮謝恩三個階段,他的總結發言也相應包括三點內容。
首先是言功拜表,感謝參與和支持本次研討會的各方機構和人士。呂鵬志教授認為,本次研討會成功實現了學術觀點、研究資料、研究方法以及學界和教界這四個層面的交流。而本次研討會之所以能成功搭建出良好的交流平台,要歸功於全體參會機構和個人。呂鵬志教授感謝主辦單位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特別感謝宗樹人教授和他的團隊;感謝合辦單位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臺灣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感謝贊助單位嗇色園;感謝發表會議論文的學者,感謝致辭、主持、評議嘉賓,感謝列席嘉賓及贊助機構嗇色園列席嘉賓;感謝香港大學和西南交大聯合會務工作小組的成員。其次,呂鵬志教授介紹了本次會議成果論文推薦發表和論文集彙編出版的相關事宜,相當於“投龍簡”。此外,呂教授還介紹,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電子通訊《神州研究》將推出研討會紀要專輯,並希望明年能公開出版。接下來的“設醮謝恩”環節,呂鵬志教授根據早期道經《太上靈寶五符序》記載的神仙服食方,奉上靈寶五符天文和松脂、茯苓的圖片作為“雲端簡易歡送晚宴”,感謝全體參會嘉賓為此次雲端學術會議加持助力,增光添彩。隨後,呂教授介紹了他和他指導的兩位博士生合撰論文《〈太上靈寶五符序〉所見黃初平傳考釋》。今年正逢會議贊助方、崇奉黃大仙的香港嗇色園成立百週年,這篇文章深入挖掘了嗇色園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大仙信俗”的道教文化內涵,謹以此文表達對嗇色園的慶賀和感謝。最後,呂鵬志教授借用經中醮祝之辭祝願各位嘉賓“長生久視,靈氣衞護,袄(妖)邪亡命,疫螫不彰,魍魎遠迸,如是受上天之佑,靈氣之助,神長守身,令三尸消去,太帝流恩,衆庶不勝洪濟之施。”
呂鵬志教授發言後,主持人宗樹人教授指出,本次會議最應感謝的是呂鵬志教授本人。本次會議得以成功舉辦,端賴呂鵬志教授幾年以來的持續推進和積極協調。隨後,宗教授邀請分組討論代表李志鴻教授、林振源教授、侯沖教授、白彬教授、評議人代表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教授、特邀嘉賓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發言。
李志鴻教授總結了本次會議中“道教儀式史”專題的16篇文章。李教授稱,這16篇論文皆是儀式研究之佳作,細讀後可見五大特色:一是對靈寶傳統的高揚,二是對道教聖地及道教女性觀念的探究,三是對教團、教法系統的新探索,四是對道教儀式與王朝政治、國家祭祀關係之探討,最後第五是對明清以來道教儀式及其與底層民眾、移民社會關係之探討。李教授認為,這些論文不僅推進道教儀式史本身的研究,也在中古佛道關係、聖地研究、女性研究等研究方向上進一步拓寬了學界視角,豐富了對中國道教歷史與文化的認識,凸顯了道教儀式研究的歷史學和社會學意義。
林振源教授通過分享其田野調查工作的經驗,總結了“現存道教儀式”專題。林教授認為,現存道教儀式主要繼承了宋元以降的道法傳統,隨時間發展逐漸形成了典型正一派科儀傳統、道法複合、佛道交融三種類型。宋元新道法主要創發於江西和福建,加上浙江的東華靈寶,輻射全國,形成了今天各種地方儀式傳統,也即是本專題討論的內容。他認為,當代道教儀式研究主要有四個研究方向,分別是當代道教儀式與歷史上的道教儀式比較研究、道教儀式和其他地方宗教儀式傳統比較研究、道教儀式與地方社會之關係研究,以及道教儀式的傳播和流變研究。最後,林振源教授引述勞格文教授的觀點作為總結:只有充分意識到存在無限的可能性,才能期待有一天可以認真討論何謂“典型”。林教授稱,對可能性和典型的研究,正是“現存道教儀式”研究的核心。
“道教視野中的其他中國宗教儀式”專題代表侯沖教授分享了他對佛教儀式研究現狀的看法。侯教授認為,相比道教儀式研究,學界對佛教儀式研究的關注還不夠多;而在歷史上,道教曾兩度吸納了佛教因素改造道教儀式,故而研究佛教儀式對道教儀式研究也極為重要;佛教儀式的研究對道教乃至整個中國宗教的研究都有極大價值。他期待學術界能加強對佛教儀式的研究,以及佛、道二教儀式和其他中國宗教儀式互動關係的研究。
趙川博士代白彬教授宣讀了發言稿。白教授總結了“藝術、考古與道教儀式”專題的8篇論文。他簡要概述了該分組論文的內容,並給予高度評價。此外,他也認為,其他分組的論文雖然不是專門研究道教藝術、考古的,但是這些紮實和深入的文獻研究,為道教考古研究提供了非常寶貴的資料。開創了“道教考古”這一分支學科的張勛燎先生,就特別重視將文物考古與文獻記載相結合研究道教歷史,力主考古學本身就是歷史學的組成部分。這些年,張先生還特別強調要重視道教民俗研究,提出文物考古應與文獻記載、道教民俗三者緊密結合,以解決道教史上的若干重要問題。白教授認為,這次會議在某些方面有開先河之功。稍嫌美中不足的是,本組論文關注點稍顯局狹,如墓葬出土與道教有關的銘刻材料、道教法器、道教壁畫、銅鏡等問題沒有涉及到。但這也是議題限制所致。最後,白教授感謝各主辦、合辦單位及參會學者。
高萬桑教授對本次會議能夠吸引眾多年輕學者和青年學子感到非常欣喜,期待日後能與新一代的學人見面做進一步交流。他希望新一代學人能將道教和道教儀式研究放在其應有的位置——中國文化研究的核心。高教授稱,本次會議發掘了很多新材料,深入分析了多種儀式的儀式邏輯,闡釋了道教儀式對中國社會和中國文化的重要性。這些研究表明,雖然道教在近代遭遇了巨大的困難,但並未衰落,仍極具活力;道教的世界觀仍然是中國人個體和集體儀式實踐的核心。高萬桑教授認為,如果要更好地認識中國文學、藝術、道德、經濟、社會組織等問題,都必須要對道教和道教儀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這句話不僅是對道教學者說的,而更是要說給所有的中國文化研究者。由此,高教授最後談到了研究生培養的問題。無論在歐洲還是中國,有志於從事中國研究的碩、博士生多就讀於中國文學、歷史或文化專業,對道教儀式的了解不夠充分。所以,目前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是,把道教儀式知識教給所有研究中國的人文學科研究生。
勞格文教授首先感謝並祝賀會議各主辦、協辦單位和會議召集人呂鵬志教授,並表示期待能早日與呂教授和各位學者在線下再次見面。其次,勞教授追憶了已故道教學者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強調了施教授為道教儀式研究作出的貢獻。最後,勞教授引用了汪德邁(Léon Vandermeersch)教授關於商代祭祀禮儀的研究,認為自古以來,宗教就是中國文化最重要的一個方面。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就是用來記錄宗教儀式、占卜結果的。不同於西方文化將儀式看做是表面化的活動,中國人透過形而下的儀式活動,表達了對形而上的“道”的追求。這就是老子所說的“不言之教”。中國的宗教儀式中蘊含著中國人的“理”,中國的哲學和思想就像“理”這個漢字一樣,是要順著璞石的紋路剖析雕琢才能得到的美玉。道教儀式蘊含著中國文化的精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
勞格文教授發言後,王宗昱教授、李福(Gil Raz)教授、孫嘉玥先生、莫達夫(David Mozina)博士、崔振聲道長、謝世維教授等參會嘉賓紛紛發言,發表了參與本次會議的感受。他們認為,本次會議開拓了學界視野,促進了學界內部和學教兩界的交流;尤其可貴的是吸引了眾多年輕學者參加,為道教儀式研究注入了新鮮血液。大家還期待,中、日、歐、美等各國學者和宗教人士能夠早日打破語言和文化的隔閡,深化學術對話和宗教對話,進一步在學術觀點和研究方法上交流溝通,在包括宗教學在內的更多學科視角上展開研究。
會議主席宗樹人教授最後作總結性發言。他認為本次會議具有歷史性意義。雖然海內外學者對道教儀式的研究已有不短的時間,但這還是第一次在中國召開如此高規格的、國際性的、專門探討道教儀式的學術會議。眾多資深專家、年輕學者和海外學者參加了本次會議,這也表明,道教儀式研究這一專門的研究領域已經在中國實實在在地成立了。宗教授感謝了本次會議的發表人、評議人和主持人,感謝了全體參會嘉賓和會務工作組,尤其感謝了召集人呂鵬志教授;他期待道教儀式研究蓬勃發展,早日成為引人矚目的研究領域。
(供稿:趙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