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
譚偉倫《從推關斬煞法事看贛西北普庵(1115-1169)佛教道士所用的閭山法》
2021年11月11日20:20-22:30(北京時間),“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ZOOM視頻會議室舉行了兩場學術討論。上半場《從推關斬煞法事看贛西北普庵(1115-1169)佛教道士所用的閭山法》由香港中文大學文化與宗教研究系譚偉倫教授主講,臺灣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林振源教授主持和評議。
一、報告簡述
眾所周知,佛教法事旨在度死,道教法事旨在度生。而普庵法師卻是佛教的驅邪趕鬼的祖師,旨在為人們驅除邪穢,保家國平安。報告人譚偉倫教授記錄了贛西北地區萬載縣的一場農村傳統孩童推關斬煞法事,從這場法事可以觀察半佛半道的贛西北地區普庵佛教道士所用的閭山法。
據譚教授介紹,推關斬煞法事屬於當地的道門秘法,並不外傳。舉辦這場法事的楊仁昌道長年事已高,傳法於子。楊道長認為這場法事應該發揮其應有的學術價值,因此公佈給譚偉倫教授,譚教授感念於此,將楊道長作為會議論文的第一作者。
推關斬煞法事又名“上鎖”法事,是為十歲以下的兒童所舉行的。首先,譚教授介紹了舉行法事的場所。楊氏道壇的“總壇”上有神靈掛軸,神靈從上到下分為六層,依次為:1.儒、佛、道三教主;2.中觀音,左右南北斗;3.中王母,左右五猖五郎;4.陳、林、李三奶娘;5.中哪吒,左右龍樹真武;6.中祖本二師,左右拷鬼。接著,譚老師介紹了推關斬煞法事的儀式節次,以及每個節次的耗時。包括14個節次:迎真接師、投壇奏表、劄叩司命、推關斬殺、行罡作法、差兵祭將、攻房掃邪、招魂附體、破胎接魂、呈詞奏帝、解愆雪罪、立禁藏魂、黌宮度鎖、回奉送神。譚教授結合田野調查過程中拍攝的圖片,簡單講述了每個節次的儀式動作及其含義。
譚教授接著介紹了他在贛西北地區進行田野調查時的見聞。其他地區的慈化寺供奉的首位神像一般是彌勒佛,而江西省宜春市萬載縣慈化寺首先供奉的是普庵祖師。原因是由於當地很多人信奉普庵,將其放在寺廟進門的首位,避免打擾裡面住廟法師的活動,同時也體現了普庵信仰在當地的影響。當地人認為普庵是真人,俗姓余,出家前在慈化鎮余家坊生活,因此在解放前,當地的余姓族人或慈化寺都會派人去普庵墳前掃墓。普庵符普遍存在於當地的每家每戶,其載體是一塊白布,上面除了繪有符諱之外,還有普庵生前所作的偈子,如“超天超地一支鐵笛證無生,度世度人萬劫金燈傳不盡”。普庵諱印肅,當地人結婚時多以“肅”代“囍”,作為辟邪的標誌,“肅”字在其他地方也經常出現。譚教授詳細介紹了一張普庵符,神符正面內容有:奉佛敕令、紫微大帝、廿八宿、普庵、印肅、左太陰令、右太陽令;背面包括:紫微諱、金剛串以及倒轉的“煞”字。
譚偉倫教授考察了傳世文獻中與普庵祖師相關的內容。印肅普庵(1115-1169)是臨濟宗第十三代傳人,其法嗣黃龍牧庵(法)忠禪師(1084-1149)所作《普庵印肅禪師語錄》三卷收於《卍字續藏經》第120冊,記載了普庵一日誦《華嚴論》,至“達本情忘,知心體合”,豁然大悟,遍體汗流。民間亦有《普祖靈驗記》等文本流傳。慈化寺的課頌本有《金剛經》《華嚴經》等,但大都殘缺不全。經過慈化寺主持妙安法師多年的收集整理,最終於2015年出版了《慈化寺文庫》,共17本,包括《普庵印肅禪師語錄》《南泉慈化寺志》《南泉宗譜》《普祖靈驗記》等。
普庵之所以名見經傳的原因是其與宋代皇室貴族有聯繫,宋孝宗的舅舅師承於普庵祖師的弟子和光法師。1179年,和光法師請儒生謝鄂寫了一塊<普庵祖師塔銘>,銘文載:“每諦觀其題字偈頌而欽羨之…或書頌與之,有病患者折草為藥…祈雨祈晴,伐恠木、毀淫祠。”從中可以得知普庵祖師主要是以偈頌為手段來進行宗教活動,傳世文獻《普祖靈驗記》亦可證。譚教授對宋代以降至明代萬曆年間的相關普庵文獻進行了梳理,追溯了慈化寺的發展歷史。
江西省宜春市將普庵咒列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可見普庵信仰在當地的重要性。通過文獻的記載,我們可以知道普庵咒最早傳世於明代萬曆年間(1670),進士錢文薦《慈化寺志》<普庵祖師傳>載:“然經咒流行世間,今人興作多用之”。據佛教學者麥文彪的研究可知,普庵咒(《悉曇真言》)首先是基於梵文的字母排列的《悉曇章》(或《釋談章》)而做成的。普庵咒是如何從梵文字母發展為咒語的?北京大學周廣榮教授研究了華嚴字母演變為華嚴咒的過程,元代五臺山碧峰寶金禪師吸取了數百年來五臺山佛教中的華嚴諷誦文化,而創製了“華嚴字母佛事”,或曰《華嚴懺法》,其儀軌應與後來的《諷華嚴起止儀》所載大致不差。據此,譚教授認為,普庵咒或效仿華嚴咒,從梵文字母演變成了咒語。
譚偉倫教授介紹了萬載當地法師以及各地普庵信仰的情況。楊仁昌道長,號法祥(茅山)、號仁昌(佛教),是碧峰禪師26代傳人;其子楊聖明,號法明(茅山)、號聖明(佛教),第27代傳人。在廣東英德,當地人在打醮的時候會立粵北南無普庵壇,“起普庵發將捉傷”;在福建泰寧,當地人修建新房時會請普庵符,其載體為一根長方體的木頭,名曰“攢”;在閩南泉州南安供奉有普庵祖師的神像;在贛西北地區,普庵佛教道士雖然大多都在做閭山法,但其中穿插了很多普庵元素,如當地法師使用的普庵如意法器,與泰寧地區的非常相似。最後,譚教授希望以後可以從佛道交涉的角度來研究現存地方道教科儀法事。
二、評議與討論
在評議環節,林振源教授對本次報告予以高度評價。報告人的會議論文詳盡地記錄了贛西北地區普庵佛教道士所做推關斬煞法事的儀式過程。在報告時,譚教授又補充了佛教普庵的歷史與田野調查的背景。首先,我們注意到閭山三奶法的傳播問題,客家人使用客家話來舉行法事,這就意味著他們並不會把閭山法傳給本地人。通過總壇神圖,我們可以看出王母與三奶佔據了神譜的核心位置。其次,林教授將本文涉及的贛西北地區推關斬煞法事與台灣北部、閩西、閩南的驅邪法事進行比較,其名稱、節次、內容、使用方言、唱詞等方面都非常相似。再次,我們需要注意到地方道教的傳播與流變以及儀式分類的問題,贛西北地區的佛教道士所做的推關斬煞法事實際上更偏向於道教的閭山法。最後,林教授向譚教授請教兩個問題:當地除普庵佛教道士外,是否存在其他紅白兼做的儀式專家?度亡科儀所呈現的壇圖是什麼樣的,更偏佛還是更偏道?
譚教授回應,當地原有的儀式傳統是以道教為主,而客家族移民是以佛教為主體,但二者經過長時間的交融,有許多部分重複和交叉。度亡儀式更偏向於普庵,即佛教,但其是在道教的儀式框架下進行的。譚教授認為,佛道交涉是一個很大的議題,需要放在歷史框架去看,據現有的材料推測,民間佛道二教的儀式傳統應該在清代有一個很大的歷史轉變,但仍需進一步的考證。
譚教授接著回應了聊天室內的三個問題:1.“攻房掃邪”儀節使用了“藥王符”和“三元符”,“三元符”是指馬、王、趙三位元帥,“藥王”指代什麼神尚不清楚。2.普庵符中“雨漸耳”代表什麼意思?譚教授回應道,據楊道長的解釋,“雨漸耳”代表的是紫微大帝。林教授補充,“雨漸耳”是很普遍的紫微諱。3.“黌宮度鎖”,鎖是手鐲,“黌宮”為何意?譚教授稱“黌宮”的意思楊道長並未告知,查字典可知為“學校”之意,這裡應該結合具體的宗教內涵來理解,目前並不可知其確切涵義。
呂鵬志教授請教譚偉倫教授是否將楊氏道壇的“上鎖”法事與贛西北地區銅鼓縣戴禮輝道長所做驅邪法事“上鎖昇願”(參見戴禮輝口述,藍松炎、呂鵬志編著《江西省銅鼓縣棋坪鎮顯應雷壇道教科儀》第三章)進行比較?譚教授回應,當時在進行田野調查時,未曾預想到能看到閭山法,主要是想調查佛教普庵祖師,並表示自己不是研究閭山教的專家,暫未考慮將二者進行比較。但譚教授曾跟隨江西省贛州市劉勁峰研究員考察過贛南地區的閭山教,懷疑二者同出一源。隨後呂教授與譚教授討論了當地儀式專家的稱謂問題,從“佛教道士”一詞可以明顯看出道教與佛教的緊密聯繫。
最後,林振源教授對譚教授提及的儀式分類和儀式框架的問題做出回應。贛西北地區有本地的道教傳統以及客家族移民帶來的佛教傳統。道教類似於“道法二門”,同時做醮儀和驅邪儀式。外來的客家傳統基本不做度亡儀式,而是由當地民間佛教來做。我們在進行田野調查時可以看到,各地的民間宗教基本上都借鑒了道教的儀式框架和空間壇場。譚偉倫教授完整記錄了贛西北地區閭山法的“上鎖”法事,為我們進一步研究提供了最原始的資料。
(供稿:閆瑞;審閱:呂鵬志、譚偉倫、林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