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柏夷教授
“《真誥》有待無待歌詩解讀”學術講座紀要
北京(香港)時間2022年6月20日上午9時至11時,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與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聯合邀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文學與文化學院學監教授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先生通過ZOOM視頻會議室舉行綫上講座,講座主題為“《真誥》有待無待歌詩解讀”。本次講座由美國哈佛大學博士、惠頓學院歷史系訪問助理教授劉婧瑜女士主持,來自西南交通大學、香港大學、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台灣輔仁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南京大學等多所海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及社會各界人士一百二十餘人參加了講座。
講座開場,主持人劉婧瑜博士先介紹了柏夷教授及其近著A Fourth-Century Daoist Family: The Zhen'gao, or Declarations of the Perfected, Volume 1(《公元四世紀的一個道教世家——〈真誥〉英譯第一卷》),隨即介紹本場講座主題。柏夷教授將在其翻譯的基礎上,進一步解讀《真誥》中的有待無待歌詩,闡釋其內涵及反映出的仙真人格。柏夷教授先感謝了主辦方的邀請和主持人的介紹。他表示,《真誥》是世界文壇中的明珠,值得進一步深入討論,他非常高興可以有機會再一次考慮此前對這十一首真人辯論詩所作的翻譯。
柏夷教授首先說明了講座的三部分內容,其一是解讀這些詩歌的方法,其二則是這些詩歌出現的歷史背景(宗教敘事中的“真人”當然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存在,但宗教史上的降真事件仍有其具體的歷史背景),其三才是這十一首詩的內容解讀。柏夷教授说,作為一名來自異國的“他者”,他對這些詩歌的解讀可能會讓中國人覺得有隔閡,但還希望可以向中國的學者介紹自己的分析。限於時間,柏夷教授也無法在本次講座上詳細闡釋組詩中涉及到的道教專有詞彙,或是對詩歌內容做深入細緻的分析。所幸前賢已在具體的文献研究上出產了不少寶貴成果,如吉川忠夫、司马虚(Michel Strickmann)、麦谷邦夫、王家葵等專家的作品。因此,本次講座的重點在於介紹真人辯論的方式,考察真人對問題的反應和應對。
《真誥》的內容主要是東晉興寧年間道士或靈媒楊羲整理的真人口授的資料。這些真人能夠遨遊天地,但多居於洞天福地、崑崙山、東海中的神山仙島等地。真人口授中有相當部分是詩歌,其內容不僅描寫了真人的生活與世界,也包括養生修煉方法,和人間所關心的日常問題解決方式。楊羲將真人口授整理後,再轉交給其僱主許謐。本次講座討論的有待無待詩歌對許謐有特殊意義。《真誥》的目標讀者並非今天的學者,而是當時的道教徒。《真誥》的整理者、齊梁道士陶弘景(456-536)不僅將其收集到的楊羲、許謐及許氏之子許翽的手書編為《真誥》一書,還補充了大量註釋。對於這十一首詩,陶弘景在兩處提示了其含義,分別是卷三組詩末尾的註釋,陶註稱:“有待之說竝是指右英事,非安妃也。”右英,即雲林宮右英王夫人王媚蘭,字申林,西王母第十三女。陶弘景在後序(《真誥》卷十九〈真誥敘錄〉)中解釋得更清楚,他說:“又按,併衿接景,陽[楊]、安亦灼然顯說。凡所興‘有待’‘無待’諸詩及辭喻諷旨,皆是雲林應降嬪僊侯[許謐],事義竝亦表著。而南眞[魏華存]自是訓授之師,紫微[王夫人]則下教之匠,並不關儔結之例。”但這仍未能解釋現代人的疑惑:天上的真人如何會下降到人間,與肉人(凡人)結婚呢?在陶弘景的解說中,“併衿接景”“降嬪”“儔結”三詞都是神人之婚的暗喻,既是婚事的象征,又表現出了上清經修煉方式的神秘過程。“併衿接景”之“景”是指真人身體中神明,凡人也可通過適當的方法發展這些“身神”。根據《真誥》卷九,這些身中神明共有二十四位,分居上中下三個部位,統稱“三部八景”。通過修煉這些身神,可以成為神官和種民,平安度過世界末日。當代道教儀式中,“出官上表”環節也是道士通過“出體景”的方式完成的,身神會幫助道士本人完成天界遊行。所以這十一首詩所討論的“偶景”(spiritual marriage through joining bodily spirits)是通過身中神明達成的精神結合,而非通過身體發生的實際性行為。陶弘景註釋強調,有待無待詩歌討論的是右英和許謐的結合,而非安妃和楊羲的結合。同時陶氏後序也說明了南嶽夫人魏華存和紫微王夫人並非偶景參與者的原因。陶弘景的解讀可以為我們排除詩歌流傳中產生的訛誤(因“偶景”在五、六世紀後可能已經失傳),如北周道教類書《無上秘要》卷二十,將安妃之詩記錄為“彼作有待來,我作無待觀”,而《真誥》中作“彼作有待來,我作無待親”。既然“偶景”是一種精神結合,那麼“親”大概率是對的。
其次,柏夷教授討論了英文翻譯中人稱代詞的問題。在講座舉辦前,呂鵬志教授與弟子廖文麗同學合作對組詩進行了白話翻譯,並發送給柏夷教授以供參考。這些白話翻譯讓柏夷教授發現了他此前英譯中存在的問題。他解釋道,英文詩歌中,人稱代詞頻繁出現。而中國古代的詩歌中卻很少出現人稱代詞,僅在帝王和神仙身上偶爾會發生。隨後,柏夷教授以宇文所安(Stephen Owen)教授所譯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為例,解釋了英譯中文古詩時不得不補入人稱代詞的困境。
柏夷教授認為,要解讀這十一首,必須將其放回中古中國的歷史情景中。陶弘景後序中所謂“辭喻諷旨”,是指這些言辭動人的詩歌具有勸告的作用。而對於教師而言,學生對道德、是非的選擇,是可以用來評估學生的因素。如要解讀這十一首有待無待詩,就應將其放回中古時代品藻人物的思想史背景下。正如唐長孺教授所指出的,魏晉時品評人物的行為並非空談,而是具有選拔官員的實際政治動因的。那麼,《真誥》中的有待無待詩歌同時也具有真人品評許謐(右英“偶景”的對象)能否成為合格天官的意味。陶弘景還注意到,這些品評許謐的真人中,“上清[青]童、紫元[夫人]、太虛[真人赤松子]未嘗有雜降處”,懷疑“恐或遺失爾”。同時,陶弘景還發現了與有待無待詩歌相關的文字內容,它們與組詩及《真誥》中其他幾個段落共同抄寫在“八紙”上。其中包括了改寫自佛教《四十二章經》的“衆靈教誡”,而“衆靈教誡”的五位作者中,也包括了赤松子、青童君和紫元夫人(另外兩位是王遠和玄清夫人)。陶弘景對此的評論是:“按此三男眞二女眞,並高眞之尊貴者,降集甚希。恐此是諸降者叙說其事,猶如秋分日瑶臺四君吟耳,非必親受楊君也。”可以推測,陶弘景可能同樣認為有待無待組詩不是直接降授給楊羲,而是由降授楊羲的真人轉述的。有待無待組詩十一首的十位作者分別是右英夫人、紫微夫人、王子喬、清靈真人、中候夫人、昭靈李夫人、九華安妃、赤松子、青童君和紫元夫人。除前述三位高真外,王子喬的地位也較其他諸真更高。在此組詩外,王子喬只在六月二十六日夜曾降於楊羲在茅山的精舍,且“言多有不可解者”。這也可以從側面證明陶弘景的推測。
最後,柏夷教授開始解讀十一首詩的內容。第一首右英夫人詩涉及《莊子》對列子的評價,“夫列子御風而行,……猶有所待者也。”右英夫人亦是乘風而行,表明了她“為有待來”的情況。第二首詩的作者紫微夫人,同樣是王母的女兒,她是右英夫人的妹妹。柏夷教授認為紫微夫人同樣乘風而行,是表達了她對右英夫人的認同。其詩中“玄井”一詞頗令人費解,從字義出發,可能是“天井”之意,或許指“東井”。第三首為王子喬之詩。王子喬似乎沒有興趣降授仙真的知識,對凡人態度冷淡。此前唯一一次降楊時也並未與楊羲直接交流(“都不與某語”)。故而在詩歌中也未乘風而行,而是乘坐某種車輛,藉此表達對右英夫人的反對。第四首是清靈真人裴君的詩歌。清靈真人更直接地表達了對右英夫人的批評,甚至認為凡人會傷害到真人的靈音。第五首詩的作者中候夫人是王子喬的“別生妹”。其詩指出真人“所在皆逍遙”,並認為前述諸真的不同觀點其實無關緊要。第六首昭靈夫人的詩認可了中候夫人的觀點,認為真人之遊無論如何也非“有待遊”。其詩中“縱影玄空中,兩會自然儔”兩句可能是暗指“偶景”。第七首詩的作者是九華安妃。九華安妃是紫微夫人介紹給靈媒楊羲的神婚對象,在組詩辯論發生之時,她可能已經與楊羲結成了偶景。但通過九華安妃詩中首尾兩句(“駕欻發西華,……我作無待親”)可以推測,雖然她與還身為凡人的楊羲偶景,但並不認為二者的結合是“有待”。顯然,她有意識地將自己與右英夫人區別開來。與此同時,其詩中的“芥子忽萬頃,中有須彌山”和“小大固無殊,遠近同一緣”,是借用了佛經(支謙所譯《佛說維摩詰經》)和莊子的比喻,表達了有待無待並非完全對立的觀點。第八、第九首詩來自太虛南嶽真人和方諸青童君,二真均認為有待無待並非決然不同。大小、遠近、長短三組相對概念屬於西方學者所謂的“coincidentia oppositorum”。二詩中的“奚不”兩句,則可能是在鼓勵凡人中的潛在讀者追求修真。第十首、第十一首擁有共同作者,均是南極紫元夫人。兩首詩的意見大同小異,都認為“偶景”並非“有待”,且最後一首具有明顯送別的意味。
在討論環節,呂鵬志教授與柏夷教授討論了“有待”“無待”的其他可能含義。張超然教授和趙允嘉同學就“玄井”的意思、辯論發生的地點,以及第十首詩的作者等問題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王家葵教授認為不必對組詩的含義求之過深,並指出組詩的創作目的可能是借真人辯論以杜絶外界首先對偶景提出批評。陳平教授對組詩的具體創作者提出了看法,並表示希望看到柏夷教授對《真誥》與西方文學作更直接的比較。郭宗默先生指出了“玄井”的可能出處。趙益教授就“八紙”討論了《真誥》的形製和具體的條目安排等問題,並討論了《真誥》翻譯的問題,解釋了中國學者不做語詞分析和形式分析的原因。趙益教授還指出,“有待”在《莊子》中出現了兩次,且兩次的含義不同。
講座結尾,呂鵬志教授代表主辦方感謝了柏夷教授的精彩演講和各位嘉賓的踴躍發言。呂鵬志教授指出,本場講座所討論的《真誥》玄言詩,有力證明了道教是道家哲學與神仙信仰高度融合而成的宗教,可以破除將道家哲學與道教信仰二分的傳統觀點,或是人為區分道家與道教的陳詞濫調。這些精美的道教詩歌蘊含著高深的哲學思想和宗教義理,充分證明道教這一土生土長的中國宗教是一種高級宗教,絶非封建迷信。同時,本次講座也證明,《真誥》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真誥》研究絶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呂教授表示,期待有更多學者參與到《真誥》研究中來。他將與柏夷教授共同籌辦“道書《真誥》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希望得到各位學者的支持和幫助。最後,呂鹏志教授感謝了主講人柏夷教授、主持人劉婧瑜博士、參與討論的專家學者和全體與會嘉賓,以及主辦方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合辦方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呂教授尤其感謝香港大學宗樹人(David A. Palmer)教授同意合辦講座,童月女士為講座製作了精美的海報,崔振聲道長為海報設計提供明版《茅山志》的插圖。
(供稿:趙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