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文獻課程”第九講紀要

来源:李薇、甘沁鑫 时间:2022-11-17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文獻課程”第講紀要

                                                                                

202011112020分,由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開設的“中國宗教文獻”在綫課程第九講“佛教文獻·漢譯佛經(之三):律部經典《四分律》”在ZOOM視頻會議室開講,本講由蘇州大學哲學系講師李薇博士主講,聆聽課程直播和錄播的師生逾百人。

图片1.png

    李薇博士的講授分爲五個部分。在第一部分“律藏文獻概况”中,李薇博士介紹了巴利語律藏文獻、梵文律藏文獻、藏文律藏文獻、漢文律藏文獻的基本概况。漢文律藏文獻分爲三個時期,敦煌本《說一切有部戒經》及竺佛念譯《鼻奈耶》屬古譯時期,說一切有部《十誦律》、法藏部《四分律》、化地部《五分律》、大衆部《摩呵僧祇律》等四大廣律屬舊譯時期,說一切有部《根本說一切有部律》以及《律二十二明瞭論》屬新譯時期。李博士比較了三個時期的譯語,以此說明三個時期的翻譯特點。李博士還指出律藏文獻有三點特質:第一,異本多,有共通性,且漢譯文獻豐富,適合比較研究;第二,印度佛教中,一個部派只能傳承一部律藏,可以從細節比較找出部派佛教的不同特點;第三,律藏傳持有其客觀性。

    在第二部分“《四分律》構成”中,李博士分別介紹了構成《四分律》的經分別、犍度部、附隨。律藏經分別是對出家者遵守戒條的逐條解釋說明,《四分律》經分別包括了對比丘及比丘尼戒條的解說,其中每一戒條的經分別又可分爲因緣故事(nidāna)、條文(sikkhāpada)、條文解釋(padabhājana)等內容;犍度部主要爲比丘日常所遵循的行爲規定及僧團運營必要的規定,《四分律》中以說戒犍度爲始,之後有布薩犍度、安居犍度、自恣犍度直到雜犍度,一共二十犍度,其後是對兩次結集的記述(李博士介紹有學者認爲這部分內容不屬犍度部);最後的調部、毗尼增一可歸爲附隨。

在第三部分“《四分律》選讀”中,李博士重點講解了第三波羅夷法斷人命戒的經分別,即斷人命戒的制定因緣、條文、條文解釋。《四分律》斷人命戒條文的因緣故事是比丘們因修習不淨觀而厭生求死,導致周邊居士非難沙門釋子,佛陀因此制定條文禁止比丘親自殺人或輔助殺人;條文解釋則包含了對條文的逐詞解釋及各種殺人方式的舉例說明。李博士還比較了《四分律》與其他五部律藏中的斷人命戒經分別的不同,以此爲例具體說明律藏文獻比較研究的特點。隨後李博士還詳細講述了《四分律》犍度部的布薩犍度、受戒犍度。

图片2.png

    在第四部分“《梵網經》介紹”中,李博士簡要介紹了最具代表性的大乘菩薩戒經典《梵網經》。菩薩戒與律藏最大的區別是,律藏針對出家人(比丘、比丘尼爲主),出家受戒之後有利於修行,成爲阿羅漢;但菩薩戒沒有出家在家的區別,都是平等的菩薩,所以可以在在家人中迅速普及。李博士重點講解了《梵網經》中的修行階段、十重戒四十八輕戒。她還一一介紹了十重戒與律藏條文之間的對應關係,比如十重戒第一條殺戒與律藏第三波羅夷罪斷人命戒(以《四分律》爲參考)、第二條盜戒與律藏第二波羅夷罪偷盜戒、第三條淫戒與律藏第一波羅夷罪、第四條妄語戒與律藏第四波羅夷罪及第一波逸提罪、第五條酤酒戒與第二十捨墮罪有對應關係,諸如此類。李博士指出十重戒條文中有共通的句式,並强調十重戒條文的內容不只承接了律藏條文的內容,還受到律藏經分別特別是其中的條文解釋部分的影響。

最後,在第五部分“菩薩戒與律藏的比較”中,李博士比較了《四分律》中的受戒儀式和《菩薩戒義疏》中的梵網受法。平川彰曾從受戒持續時間、請師、懺悔、問遮四個方面比較律藏與菩薩戒的受戒法,在此基礎上,李博士又補充了兩點:第一,雖然律藏與菩薩戒的受戒目的並不相同,但單就受戒作法次第來講,律藏與菩薩戒受戒法的共通之處有很多;第二,《梵網經》條文中出現了有二師、教誡師等稱呼,這很明顯繼承了律藏受戒法的稱呼。

授課結束後,參與課程的師生在課程微信群中就《四分律》受戒揵度中和尚與阿闍梨的關係、何爲“黃門”、道教中“三師”與佛教中“三師”的異同等相關問題展開了討論。

 

來源:李薇、甘沁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