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文獻”綫上課程第十六講紀要
2020年12月30日20時20分,由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開設的“中國宗教文獻”綫上課程第十六講“宗教田野資料:不足本五雷籙校讀”在ZOOM視頻會議室準時舉行,主講人爲我院呂鵬志教授,預習人爲我院碩士研究生閆瑞、趙允嘉及牛津大學東方研究所博士研究生尹薇,特邀武漢大道觀程誠金道長爲本講嘉賓。
本講前半部分,呂教授首先介紹了贛西北流傳的正一籙及不足本五雷籙的來源。2004-2012年,法國漢學家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與呂教授在江西省銅鼓縣的田野調查過程中發現,銅鼓縣戴禮輝道長收藏的不足本五雷籙出自修水縣戴祥柳道長收藏的正一籙。上世紀八十年代恢復宗教信仰之後,戴祥柳道長到全國各地尋訪,一邊將自己擁有的經籙賣給當地的道士,一邊又從他們手中收集自己沒有的經籙。因此,戴祥柳道長所存的經籙實際上是收集各地經籙並進行簡單整理而來的“百衲本”正一籙。
接著,呂教授介紹了修水縣邱宜華道長用電腦整理的五雷籙。籙有三卷,分別爲“上清三洞混一成真五雷經籙上卷”“上清三洞飛仙上陽五雷經籙中卷”“上清三洞飛魔演化五雷經籙下卷”。其中呂教授重點介紹了“上清三洞混一成真五雷經籙上卷”。該卷開頭是“籙首法辭”,相當於受籙人宣誓的誓詞,需要填寫受籙人信息;接著是五雷籙的引言,交代五雷籙的性質是三天正炁化身的雷神將領,並說明五雷籙的功用,可以使受籙人位列真人,役使雷神。卷上主體部分羅列各種神祇的名諱、圖像、部屬,以及召這些神的道符或咒語。
呂教授在講到雷公真形及裡外填寫的雷諱時,請教程誠金道長“什麼是五雷諱”等問題。程道長解釋說,雷公真形圖中心的元帥是雷霆第一帥,即鄧伯溫元帥。鄧元帥頭上三面鼓與腳底兩面鼓構成了“五雷”,其四周存在的三十六雷諱對應的是雷霆都司中的三十六位雷神,五面鼓上填寫的諱字是召役其中五位雷神的諱字。“填籙”就是用朱筆填寫,將雷神官吏請入籙中的一個過程,是受籙道士與天上雷神盟誓的一個證明。呂教授生動形象地把“符”比作結婚戒指,是一種信物;把“籙”比作結婚證書,是一種證明文件或檔案材料。他還介紹了“廣義之籙”的構成:1.經+籙+(請)法詞;2.合同+文憑(陰憑、陽憑);3.(職)牒+(職)印+謁簡;4.金符籙祖;5.功德+火牒;6.仙簡+旌封。
本講後半部分爲“不足本五雷籙”校讀。呂教授以不同地區的田野資料與現存的文獻資料相結合,對五雷籙的目録簡稱、三卷籙文、相應道經、金符籙祖和附贈文件進行校讀。
呂教授根據在戴祥柳家拍攝的資料將五雷籙目録中的簡稱補爲全稱,並將戴禮輝道長所藏不足本五雷籙所含文件分爲目有實有、目有實無、目有實殘、目無實無、目無實有五類。呂教授利用六種田野資料、兩種文獻資料參校,校正了三卷籙文中多處文字錯誤。他在校勘過程中發現,文獻資料可據以校正田野資料的文字錯誤,田野資料也可據以校正文獻,二者互相印證。如不足本五雷籙抄本六部功曹將吏缺總題、木部功曹將吏、第六部功曹將吏,不足本五雷籙刻本不缺“木部伏魔功曹將吏”,但缺總題和第六部功曹將吏。G地區本列“三洞四輔六部功曹六天龍章:火部陽官功曹將吏、金部大魁功曹將吏、水部伏魔功曹將吏、土部伏兵功曹將吏、木部總攝功曹將吏、玉部重真功曹將吏”,互見重出資料《道法會元》卷六五“洞真品”條列有“三洞四輔六部功曹將吏:火部陽官功曹、金部大魁功曹、木部伏魔功曹、土部伏兵功曹、水部總攝功曹、五部重真功曹”。據上列資料互相比勘,首先可補抄本、刻本總題“三洞四輔六部功曹六天龍章”。其次,抄本“總”當改作“火”(抄本“總部”召雷將神符與G地區本火部召將吏神符圖形一致,亦證“火”是“總”非),“宮”當改作“官”。再次,可補抄本“木部伏魔功曹將吏”,還可補抄本、刻本第六部“玉部重真功曹將吏”。G地區本“水部伏魔功曹將吏”“木部總攝功曹將吏”與《道法會元》之說顛倒,亦與刻本“木部伏魔功曹將吏”不合,當據後兩者乙正,此乃《道藏》文獻可據以校正田野資料之典型例證。《道法會元》“五部重真功曹將吏”與總題“三洞四輔六部功曹將吏”前後歧異,“五”蓋係“玉”之形近誤字,此乃田野資料可據以校正《道藏》文獻之典型例證。
五雷籙相應道經、金符籙祖及附贈文件的校讀也與之相類似,與五雷籙相應的《上清三洞開天風雷禹步制魔神咒妙經》除贛西北諸本、G地區本等田野資料外,還可與約在北宋末或其後問世的《道藏》經《太上洞玄三洞開天風雷禹步制魔神咒妙經》及《道法會元》中三段不同互見文字對校;金符籙祖則可與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1947年授予臺北商人許進林的《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及《道藏》經《修真十書》中所收白玉蟾《武夷集》“贊歷代天師”對校;附贈文件四驛火牒則可據《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中相同的附贈文件校正文字錯誤,又可反過來利用不足本整理校勘臺灣正一大黃籙。
最後,呂教授總結道,贛西北流傳的正一籙是可與藏內外文獻互相印證或解釋的田野資料寶庫。但是民間道士傳抄或刊刻的道教儀式文獻充斥大量文字錯誤(訛、脫、衍、倒),須採用文獻學的方法進行整理校勘,以此提高民間道教文獻的品質。
課後,程誠金道長分享了五雷籙相關資料,並解釋了職牒與陽憑的異同。雖然贛西北不足本五雷籙所附陽憑內容與清代萬法宗壇職牒內容相似,但不能將二者等同,二者的區別就像個人檔案和學位證書,陰憑則類似學校留底封存的檔案副本。呂教授認爲戴禮輝道長抄録的“天師門下”文件或爲職牒,其末尾“右牒”云云似可證得。程道長則視之爲有“介紹信”功能的保舉牒,並展示了清代職牒的樣式和內容,以便同學們更直觀地區分職牒與陽憑。此外,雲南大學徐克博士、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博士生吳雲霞等同學就道教法位制度的演變、傳度儀式中三師等問題展開討論。
(來源:閆瑞、趙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