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神州研究——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通訊〉第一至十期合訂本》出版前言

来源:呂鵬志 时间:2023-05-29

《〈神州研究——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通訊〉第一至十期合訂本》出版前言

 

《〈神州研究——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通訊〉第一至十期合訂本》的原型是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主辦的同名電子版期刊(以下簡稱《神州研究》)。這個研究中心及其刊物為近年新創,非專業人士可能感到陌生,在此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

20178月,我在法國巴黎和中國香港遊學兼工作近十三載之後,返歸中國內地,開始任教於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次年牽頭組建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宗教研究創新團隊,並獲得中央高校專項資金資助(項目編號2682018WCX04)。同年7月在該團隊的基礎上領銜組建人文學院中國宗教研究中心,成員包括本校跨院系教師以及校外人員十三人。

20193月,我負責籌備的校級虛體機構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中心簡介見《神州研究》第1期),本人擔任中心主任,法國漢學家、香港中文大學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任中心名譽主任,美國漢學家、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柏夷(Stephen Bokenkamp)教授任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

20194月,我負責舉辦了中心成立以來的第一次學術活動「早期道教經典研究」工作坊(參見趙川、楊金麗〈「早期道教經典研究」工作坊綜述〉,《世界宗教研究》2019 年第4期,第188-192頁;楊金麗、呂鵬志〈「早期道教經典研究工作坊」討論輯録〉,載汪桂平主編《中國本土宗教研究》第4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1年,第172-210頁;《神州研究》第2期)。這是一次頗有創意的學術活動。工作坊以系列前沿學術講座的方式進行,並由國內該研究領域專家王家葵、周作明、王皓月、孫齊、呂鵬志等各主講一場,最後圍繞道教經典研究方法展開綜合討論。系列講座不僅內容精彩紛呈,提問和討論環節也十分活躍。除主講嘉賓之外,來自西南交通大學、香港大學、倫敦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浙江大學、雲南大學、南京藝術學院、西北大學、四川大學、西南民族大學等海內外高等院校的六十多位師生聆聽了講座並參與討論。

2020年春季學期和秋季學期,由於新冠疫情爆發,我召集海內外同行專家學者開設了「道教儀式」和「中國宗教文獻」兩門線上課程(課程報道及各講紀要發表於《弘道》2020年第2期、2021年第1-4期,亦連載於《神州研究》第1-10期),吸引了來自歐美、日本、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中國內地高等院校(如牛津、哈佛、早稻田、北大、復旦、臺大、港大)、科研院所(如中國社科院)的師生及道教界人士近400人旁聽課程並參與課後微信群討論。

20213月,為了凝聚整合海内外同行的研究力量,我致函邀請往昔認識及近期通過兩門網課結識的海內外學人加盟中心,給他們頒發電子聘書,禮聘各位學人分別擔任學術委員會顧問、學術委員會委員、客座研究員、通訊研究生、助理研究生等名譽職位,構建了一個陣容強大的中國宗教研究學術共同體(參見《神州研究》第3期)。

20211011月,我召集舉辦了「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線上國際學術研討會(參見《神州研究》6期會議手冊專輯和第7期會議紀要專輯)。會議得到了主辦單位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合辦單位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台灣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由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獨家贊助。這是我繼2011年香港大學「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15年香港中文大學「比較視野中的道教儀式」國際學術研討會之後第三次負責籌辦道教儀式學術會議。本次會議創造了全新的會議形式,也就是長達一個半月的線上會議,相當於將傳統的研討會變成了系列講座。這個十分特別、史無前例的馬拉松式會議促進了多方面的學術交流,包括學術觀點的交流、研究資料的交流、研究方法的交流、學界和教界的交流,在國內外學術界都產生了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和英國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團(Taylor & Francis Group)聯合創辦的英文國際學術期刊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中國宗教研究》季刊)20228卷第3期為「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專號,本人擔任該專號特邀主編;另參呂鵬志〈「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總結發言〉,載香港道教學院主辦《弘道》2022年第1期;酒井規史〈「『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參加報告記〉,日本道教學會會刊《東方宗教》2022年第140]

20202022瘟疫肆虐期間,我還延邀中外著名學者及青年新銳做過數場線上學術講座(參見《神州研究》第1-5期、8-10期)。

20212022年,我們每個學期都通過網路播放「道教儀式」「中國宗教文獻」線上課程的錄像,並組織校內外學人參與研討。參與網課及課外討論的中外學人大都加入了兩個課程群,目前總計已近千人(實際人數應減去同時加入二群的人數),學術氣氛一直比較濃厚。

在創立中心並舉辦上述活動的過程中,我還與中心師生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先後創辦了中心網站cscr.swjtu.edu.cn、電子通訊《神州研究》和微信公眾號「神州文化研究」。近幾年訪問中心網站、關注微信公眾號的人數一直有增無減,電子通訊《神州研究》更是成了中心的一道亮麗風景。

《神州研究》主要刊載海內外中國宗教研究資訊,一年四期,每個季度刊載一期,每年36912月底發佈。該刊設立了三個核心欄目——「學術活動」「近期論著」「教學活動」,每期還會根據具體情況臨時增設「交流討論」「紀念專欄」「珍稀資料」「學術訪談」「其他資訊」等欄目。該刊也間或推出專輯,報道重要學術活動、教學活動或專題研究。我們推出《神州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為海內外研究中國宗教的學人搭建一個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臺,推進中國宗教的研究,傳播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此幾乎每期我們都要精心組織稿源,盡力推薦質量較高的講座、會議、工作坊、論壇,新近刊佈且有創新的論文、著作,堪稱精品的課程、研討班,具有較高參考價值的珍稀資料、文獻資料、田野資料、考古資料。資訊涉及的宗教以道教為主,兼涉佛教、儒教、民間宗教、早期中國宗教和少數民族宗教。資訊多用中文撰寫,也刊載或轉載英、法、日、韓等其他語種資訊。所有資訊均經作者及版權所有者授權刊載,並註明來源。

《神州研究》還有引人注目的地方。一方面,《神州研究》與中心網站合力運作。長篇資訊只收錄摘要或首段,全文鏈接於中心網站。這樣不僅節省了每期刊物的篇幅(每期四十多頁至六十多頁不等),也保存了體量較大的資訊。另一方面,《神州研究》圖文并茂。幾乎每條資訊都配有相應的精美圖片,如書影、海報、會議合影、網課截圖等等。此刊排版美觀大方,讀來賞心悅目,可以增長知識,提昇學問,開闊視野。

總之,無論就內容還是形式而言,《神州研究》都是別出心裁的學術參考資料,在海內外中國宗教研究領域可以說是獨樹一幟。

《神州研究》不只內容和形式獨特,連刊名也別具一格。這個標題借鑒了世界著名漢學家勞格文教授的法文著作《神州——道教視鏡中的中國》(le continent des esprits: La Chine dans le miroir du taoïsme)。勞氏在這部專著中用豐富的照片和文字充分證明,中國之所以被稱為「神州」,是因為傳統中國及國土上的每個空間(從人的身體,中經家宅、鄉村、城市街區,到道或天地宇宙之身)都是充滿了神靈的聖地。眾所周知,宗教的本質就是神靈信仰,故而我們以「神州」指代中國宗教,以「神州研究」指代中國宗教研究。標題英譯我們採納了香港大學宗樹人(David A. Palmer)教授的意見,譯作Shenzhou Studies

《神州研究》是疫情年代的產物,創刊號始於20209月,編到第10期剛好是202212月,正值三年疫情霧霾即將消散之時。第1-10期明顯烙下了疫情年代的印記,編輯過程頗不容易,個中甘苦只有參與編輯的中心師生才能體會。現在我們將前十期合訂本出版,一方面可以作為我們在特殊歲月共同打造學術精品的紀念,另一方面也可以方便海內外仍舊習慣閱讀傳統紙質書籍的同行學者參考。

眾人拾柴火焰高,《神州研究》之所以能夠問世,一方面要歸功於海內外熱心提供資訊的眾多師友,另一方面則端賴通力合作的編輯團隊[每期包括四位主編,由呂鵬志、侯沖、宗樹人(David A. Palmer) 、陳平四人擔任;四位執行編輯,由呂鵬志、甘沁鑫、李薇、甘雪松(Jacopo Scarin)、褚國鋒、趙川、巫能昌、吳楊等老師輪換擔任;四位助理編輯,由張晨坤、毛春力、薛聰、楊金麗、趙允嘉、廖文麗等碩、博士研究生輪換擔任。]

著名道教學者、四川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家葵先生慨允為中心及中心通訊題字(參見《神州研究》第2期),使《神州研究》熠熠生輝,閃亮登場。

在出版合訂本的過程中,楊金麗、張晨坤、薛聰、崔涉四位同學幫忙校對、修訂了原刊存在的文字錯誤,調整了部分資訊的編排方式,在此謹致謝忱。

蓬瀛仙館第26屆理事會慷慨贊助出版合訂本,該館理事長林赤有道長、副理事長梁德華道長及弘道委員會大力支持,陳敬陽道長熱情幫忙處理印製事宜,謹在此並致謝忱。

因本人學力有限,編輯時間倉促,合訂本不免仍有瑕疵,敬請方家不吝指正。

 

 

 

呂鵬志

西南交通大學

人文學院教授、中國宗教研究中心主任

2023220日謹識於成都

 

(來源:呂鵬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