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著《成都博物館藏清代道場畫研究》
內容提要
道場畫是近年來頗受學術界關注的一種繪畫類文物,是研究中國古代喪葬、宗教、美術的原始材料。成都博物館現收藏有來自中國南方1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道場畫1萬餘軸,數量目前居世界第一。本書精選124軸館藏清代道場畫作為典型標本,結合傳世文獻和當今遺風舊俗,運用圖像分析、文本解讀和田野調查的方法,探索了道場畫的四個問題,進而確定其基本性質,即:道場畫是僧人和道士在喪祭中的度亡儀式上為喪家超度亡靈所使用的一種神祇人物畫。本次研究首次系統考察了這類繪畫的圖像內容、相關人群、使用場景和思想內涵,並正式提出“道場畫”的命名,對於研究成都博物館及國內外其他收藏機構的類似文物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杜康,男,1986年生,重慶市涪陵區人。2005~2012年在四川大學考古學專業攻讀本科和碩士研究生,曾獲首屆“發現中國·李濟考古學獎學金”。2012年起,在成都博物館工作,曾獲四川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和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推介的精品獎、優勝獎。2023年起,在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文博學院)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宗教考古、美術考古。
目錄
序…………………………………………………白彬 001
緒論……………………………………………………1
一 道場畫概述………………………………………3
1.道場畫的界定…………………………………3
2.道場畫的類型…………………………………5
3.道場畫的價值…………………………………6
二 研究回顧…………………………………………7
1.萌芽期(1949年以前)………………………7
2.形成期(1949至1979年)……………………7
3.發展期(1980年至今)………………………8
三 研究對象…………………………………………13
四 研究方法…………………………………………14
五 研究思路…………………………………………16
第一章 佛道神祇:道場畫的內容……………………17
一 佛教道場畫………………………………………28
1.天運壬申年道場畫……………………………28
2.嘉慶八年道場畫………………………………40
3.嘉慶十三年道場畫……………………………52
4.道光九年道場畫………………………………61
5.道光二十七年道場畫…………………………76
6.同治十一年道場畫……………………………80
7.單軸佛教道場畫………………………………83
二 道教道場畫………………………………………100
1.乾隆二年道場畫………………………………100
2.道光元年創繪咸豐七年補繪道場畫…………109
3.光緒辛巳年道場畫……………………………127
4.光緒乙巳年道場畫……………………………150
5.宣統二年道場畫………………………………163
6.單軸道教道場畫………………………………167
三 其他單軸道場畫…………………………………177
第二章 鄉土民眾:道場畫的資助人、繪製人和使用人…189
一 資助人……………………………………………191
1.佛道信眾………………………………………191
2.社會關係………………………………………193
3.資助緣由………………………………………196
二 繪製人……………………………………………199
1.民間畫工………………………………………199
2.繪製開光………………………………………200
3.繪畫收入………………………………………201
三 使用人……………………………………………206
1.僧道特徵………………………………………206
2.僧道名號………………………………………208
3.僧與道同………………………………………210
第三章 度亡儀式:道場畫的使用……………………213
一 喪祭中的道場畫…………………………………215
1.使用地點………………………………………215
2.使用時間………………………………………218
二 佛教道場畫的使用………………………………221
1.安神佈局………………………………………221
2.通神順序………………………………………227
三 道教道場畫的使用………………………………240
1.安神佈局………………………………………240
2.通神順序………………………………………244
第四章 善惡業報:道場畫體現的佛道因果輪回思想………………………249
一 佛道二教的因果輪回說…………………………251
1.因果輪回說的內容……………………………251
2.因果輪回說的通俗化…………………………253
二 道場畫圖文中的因果輪回………………………256
1.告諭判詞………………………………………256
2.圖文故事………………………………………258
3.地獄圖像………………………………………263
三 因果輪回說的喪祭實踐…………………………267
1.追思與度亡……………………………………267
2.僧道參與喪祭…………………………………268
3.度亡與喪祭的結合……………………………269
結 論……………………………………………………273
參考文獻…………………………………………………277
後記………………………………………………………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