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呂鵬志主講“上清經的深度整理與研究”紀要

来源:稅焱 时间:2024-09-12

 呂鵬志主講“上清經的深度整理與研究”紀要 



賀碧來(P. Brooks拍攝,出自Cahiers d’Extrême-Asie 14)


賀碧來生前使用的新文豐版《正統道藏》(由其弟子Patrick Sigwalt提供)


2024年9月7日19:30-23:00,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主任呂鵬志教授假Zoom視頻會議室,為中心師生做了一場題為“上清經的深度整理與研究”的講座,為本學年秋季學期“週六雲端道書《真誥》校讀會”拉開了序幕。在此將呂教授的講座內容綜述如次。

呂教授一開講就指出,研究上清經不可能繞開法國道教研究大師賀碧來(Isabelle Robinet)。賀碧來是上清經研究的珠穆朗瑪峰,她1984年出版的扛鼎巨著La Révélation du Shangqing dans l’histoire du taoïsme(《道教史上的上清降授》)迄今為止仍是我們研究上清經的重要參考書。呂教授在正式講座之前,分享了與賀碧來有關的兩張照片,一是美國著名漢學家薛愛華(Edward Schafer)夫人Phyllis Brooks Schafer拍攝的賀氏頭像,二是賀碧來生前使用的新文豐版《正統道藏》批注頁面,由賀氏弟子Patrick Sigwalt提供。呂教授聲明,他接下來演講的所有內容都與賀碧來的研究密切相關。


一、上清經概論

呂教授的概論共分四點:一是上清經的出世與傳衍,二是上清經的分類與著錄,三是上清經的淵源,四是上清經的信仰和實踐。呂教授明確指出,《真誥·敘錄》明確提到楊羲、二許抄寫的上清經包括經、傳、真㖟三類,真㖟就是《真誥》。陶弘景編的《登真隱訣》實際上是從這三類文獻中抄錄的修真秘訣(加上陶本人的注釋),也可以認為是第四類上清經。呂教授從這四類上清經中各選出一部經典——《大洞真經》《太元真人茅君內傳》《真誥》《登真隱訣》,參考賀碧來《道教史上的上清降授》及其他學者的上清經整理研究著作,對它們做了簡明扼要的介紹、解題與導讀。


二、深度整理與研究上清經的方法

呂教授首先對“深度整理與研究”做了界定。所謂“深度整理”指對道經的高水平整理,即準確標點、精密校勘、輯錄佚文、詳細解題(又稱“敘錄”“提要”,包括題名、著者、年代、存佚、篇卷、版本、真偽、目錄著錄、他書徵引及互見或類似文句、內容提要、源流、評價、參考文獻等),且在此基礎上選譯、選注十分重要但又深奧難懂的道經全文或部分段落(如序文、詩歌)。所謂“研究”指跨學科研究,即綜合運用文獻學、歷史學、宗教學、人類學、哲學、文學、自然科學等學科的方法,細密考證或考論一部或一組道經的文字內容,言必有據,或將微觀研究、分析研究、具體研究與宏觀研究、綜合研究、概括研究結合起來,徹底吃透理解這些道經。

然後介紹了深度整理與研究道經的程序及其規則。目前構想的程序是:選定版本(底本、對校本、參校本)——錄文——標點——搜羅引文、互見類似文字——校勘或輯佚——參閱相關研究論著——撰寫提要——搜羅相關參證資料——注釋、考釋、今譯——匯總重要問題——考論。若某些道經無需注釋、考釋或翻譯則可簡化。在此基礎上對某些步驟再作若干細節上的規定,如搜羅引文、互見類似文字、參考資料時,以時間為序排列;注釋時,需遵循史源學和注釋學原則,有早期資料則不用晚出資料,有原書材料則不用他書或類書徵引材料,有契合度高的材料則不用契合度低的材料;考釋疑難詞句不僅要明其含義,也要考其源流,若同一重要詞彙出現在多部道經中,考釋可視語境和道經類別而各有側重,或只深度考釋一次,於其他道經中注明該條考釋的出處;再如撰寫提要須圍繞題名、著者、年代、存佚、篇卷、版本、真偽、目錄著錄、他書徵引及互見或類似文句、內容提要、源流、評價、參考文獻等方面進行,視各部道經具體情況可有所側重或省略。

接下來說明深度整理與研究上清經的方法。首先進行版本調查,通過《中國古籍總目》(2009-2013)、王卡所編《敦煌道教文獻研究——綜述·目錄·索引》(2004)、“漢籍”敦煌文獻庫等工具書或資料庫查找上述諸經的不同版本。其次利用賀碧來(1984)及大淵忍爾等人(1999)編制的引文索引,輔以“學衡”等資料庫,完整搜羅上述諸經引文、互見文字。接著,利用這些引文、互見文字進行精密校勘,並對《道藏》本中已殘損的上清經進行校補輯佚,同時譯注若干特別重要的上清經,例如《靈書紫文上經》(可參Bokenkamp 1997的英譯)。復次,在點校的基礎上參考賀碧來(1984)對上清經所作的解題目錄,為每部經撰寫提要,必要時對賀碧來的研究進行補正。最後,深入考論各經所涉上述主要問題或其他重要問題,力求發前人之所未發。

最後,呂教授給大家展示了深度整理與研究上清經的代表性成果或範例。關於上清經的解題範例,參考張粲、呂鵬志合譯的賀碧來《〈靈書紫文〉解題》《〈太元真人茅君內傳〉解題》《〈真誥〉解題》。關於上清經的校勘範例,參考朱舒揚《〈皇天上清金闕帝君靈書紫文上經〉序文校錄》,張晨坤、趙允嘉《明玉晨觀本〈茅山志·茅君真胄〉點校疑誤舉證》,趙益點校《真誥(修訂本)》,王家葵輯校《登真隱訣輯校》。


三、賀碧來《道教史上的上清降授》及其“《真誥》解題”

    呂教授首先根據目錄中譯簡要地介紹了賀氏《道教史上的上清降授》兩大冊的主要內容。第一冊是上清經研究,分三個部分,分別討論上清經的淵源、貢獻和影響。第二冊是對140多部上清經的分類解題,篇幅巨大。且將兩冊目錄中譯轉錄於此,謹供學人參考。

第一冊 目錄

第一部分:淵源

    第一章 南方方士傳統的譜系

          第一節 葛洪

          第二節 金丹

          第三節 鮑靚

          第四節 《三皇文》

          第五節 五嶽真形圖與六甲符

          第六節 步綱

          第七節 《靈寶五符經

          附錄   經訣傳承譜系圖示

第二章 南方方士傳統傳行的方術(史實?六甲;金丹;《三皇文》《五符經》與《皇人經》;身神與三一;服食雲氣)
第三章 《真誥》中保存的舊方士傳統
   第一節 《真誥》在上清降授中的地位
  第二節 舊方術的級別(至志感靈;草木之藥與行氣導引;房中;金丹)
  第三節 《真誥》中的舊存思法(內視;虎豹符與禁山符;守玄白;守一;洞房;服食四極雲芽或日精月華)
第四章 上清諸真傳的貢獻
   第一節 諸真傳的作用
   第二節 草木之藥
   第三節 存思
   第四節 裴君
五章 上清經與天師道
   第一節 上清經與天師道的共同點
   第二節 天師道與上清經的差異(神系;鬼魔與疾病;救度)
   第三節 天師道影響並滲透上清經的零星證據
   第四節 張道陵個案
第六章 移植術與三洞溯源
   第一節 三奇說
   第二節 理論建立之研究
   第三節 三一
   第四節 三洞說之創世
   第五節 結論
第七章 上清經與佛教
   第一節 形式借用
   第二節 上清經借用的佛教術語列述
   第三節 借用的性質與界限(宇宙論集群;報應觀念)

第二部分:貢獻

第八章 上清派合成作品——降經

   第一節 楊羲所受降示的性質與功能(降示的性質——幻視;降示的合成與凝固功能)

   第二節 經之性質與功能(經的天上性質與降世;經的形式及其相互關聯性;上清經書概觀;術語問題)

   第三節 經之功能——與彼岸世界合一與連接(傳授將弟子與元一聯繫起來;師——單純的保證人)

第九章 上清派教義一致性概觀

   第一節 人的概念(頭中宮室;胞胎死結)

   第二節 神系

   第三節 宇宙論(天與天堂;世界邊緣;山嶽;地獄;末世論)

第十章 上清經的文學貢獻

第十一章 上清經中的成仙與救度

   第一節 有待與無待

   第二節 仙人形象的演變(莊子與淮南子;葛洪與南方方士傳統)

   第三節 上清經中的成仙

   第四節 方術及其發展或總的看法?

   第五節 精神化的身體

   第六節 復興與再生

   第七節 內在化的總體趨勢

   第八節 向內丹的演進


第三部分:影響

第十二章 “初期”上清經與“古”靈寶經

   第一節 古靈寶經與上清經的關係

    1. 兩派定位的不同(制度化發展趨勢;佛教對靈寶經的影響;神靈、宗師與靈寶宇宙論)

    2. 上清經與靈寶經的相互影響(“五符經”的譜系;靈寶派對上清經的修改)

   第二節 上清派對古靈寶經的影響(救度觀念;風格與描述;神聖經書觀念;神系的一些要素;神話地理)

   第三節 靈寶經對道經的分類與三洞

第十三章 初期上清經的修改

   第一節 外來成分被整合入上清經中(增加篇卷;修改經文;偽經與模仿;被採用的方法;偽補的內容)

   第二節 系統化工作(科;摘編著作)

   第三節 儀式化過程(誦經的儀式化;與上清神祇之關係的儀式化;一種上清儀式的形成)

第十四章 初期上清經的成分被整合入其他道派經典中

   第一節 道教文集中的上清經

   第二節 對上清經的徵引和模仿及借用

   第三節 儀式中的上清經和上清實踐(借自初期上清經文字內容的儀式處理;儀式中的上清存思法)

結論


第二冊 內容提要

➢導論與介紹

• 工作方法

• 上清經中的觀念與真偽標準

• 幾個斷代問題

• 附錄——上清組經

➢ 上清經書目錄介紹

• 目錄的建立

• A類經書目錄比較一覽表

• B、C類經書目錄表

• 運用A、B類經書目錄的方式

➢ 經書解題

• A類經書(鵬志按指《上清大洞真經目》著錄的34部上清經)

• B類經書(鵬志按指未被《上清大洞真經目》著錄的其他重要上清經)

• C類經書(鵬志按指《真誥》及諸真傳等次要上清道書)

• D類經書(鵬志按指殘篇上清經文輯錄之書)

• E類經書(鵬志按指偽上清經)

➢ 索引

➢參考文獻

呂教授隨後根據他和張粲合譯的《道教史上的上清降授》第二冊C類經書解題中的“C.1 《真誥》解題”對《真誥》做了簡要的介紹,內容包括《真誥》的性質、陶弘景在《真誥》成書過程中的貢獻、《真誥》的來源、《真誥》的構成、關於《真誥》之真偽的看法、可從《真誥》中析出的多部經書以及《真誥》各篇卷內容的解析。該解題末尾附錄有“《真誥》與他書互見文字對照表”,呂教授特別指出此附錄特別有用,可資校勘和訓詁。

四、道書《真誥》校讀示例

    為使本學期中心舉辦的“週六雲端道書《真誥》校讀會”順利開展,呂教授以《真誥》開篇的愕綠華詩並敘為例做了示範,清楚地說明了如何校讀《真誥》。具體步驟如下。

1. 朗讀原文

按修訂本《真誥》標記的條目朗讀。由主讀同學自己朗讀或請其他同學朗讀。朗讀前請先查明生僻字的讀音,如“黵”讀作dǎn。

2. 點校補正

以中華書局修訂本《真誥》為底本,用俞校本、韋本對校或通校,利用賀碧來《〈真誥〉解題》附錄“《真誥》與他書互見文字對照表”、大淵忍爾等編《改訂增補六朝唐宋の古文獻所引道教典籍目錄·索引》、“學衡”等數據庫提供的資料進行他校,或綜合運用四校法,補正底本點校的誤漏。

例如,修訂本《真誥》頁4條:脫乃太而異,精好。鵬志補正:《云笈七籤》卷九十七、《太平廣記》卷五十七引作“條脫似指環而大,異常精好。”文義更勝,當據改。盧仁龍《真誥箋疏》:“‘乃太而異’,《登真隱訣》引作‘似指鐶而大異’。《旨要玉訣》引同。《雲笈七籖》九七、《廣記》引作‘似指鐶而大異常{精好}’。”亦可證。“太”,韋本作“大”,亦當據改。

3. 輯錄佚文

    完整輯錄他書徵引《真誥》而又不見於今本《真誥》的文字(注意考辨是否確屬《真誥》佚文),凡能確定佚文所屬篇卷則補入相應篇卷,不能確定者則附於全書末尾,總題曰“佚文彙輯”。此處所輯愕綠華詩並敘的佚文已補入卷一。

4. 注釋疑難

只注釋疑難詞句。凡吉川忠夫、盧仁龍二家注已考據詳明者,不復贅言,或一言帶過。

例如,注釋“玄州”:玄州,他書多作玄洲,乃十洲之一,傳說位於北海之中的神仙世界。假託東方朔編集的六朝道教地理書《十洲記》曰:“玄洲在北海之中,戌亥之地,地方七千二百里,去南岸三十六萬里。上有太玄都仙伯眞公,所治多丘山,又有風山,聲響如雷電。對天西北門,上多太玄仙官,仙官宮室各異,饒金芝玉草。又是三天君下治之處,甚肅肅也。”東晉上清派道書屢見“玄洲”(有時作“州”,“洲”之本字)一詞,如《上清大洞真經》卷六子目有曰“玄洲二十九真伯上帝司禁君道經第三十七”,其內正文“大洞玉經”首句曰“玄洲絕三津”,《大洞玉經》卷下釋曰“玄洲絕島之下,有三弱之津,即弱水也。”《雲笈七籤》卷一百六引《清虛真人王君內傳》謂西城真人“乃將君觀玄洲,須臾而至。四面大海,懸濤千丈。洲上宮闕,朱閣樓觀,瓊室瑤房,不可稱記。西城真人曰:‘此仙都之府,太上丈人處之……於是太上丈人會二十九真人,皆玄洲之太真公也。’”《雲笈七籤》卷一百四引《玄洲上卿蘇君傳》:“被玄洲召為真命上卿,領太極中候大夫”,是“玄洲上卿”為仙界官僚機構“玄洲”所授職銜。

5. 講解大意

即內容提要。若有餘力,也可考釋或考論相關內容。

提要:《真誥》開篇愕綠華詩並敘講的是東晉昇平三年(359)神女謫仙愕綠華下降著名書法家羊欣之祖父羊權之家,贈詩三首,勸羊權放棄世俗功名,與其共隱山中修習仙道。第一首借山林讚美羊權,稱羊權雖身在朝堂,卻心有山林,情係老莊,有求道之心。第二首探根索源,示以同宗共祖,有相結之好。第三首表達愛慕,願永結同心,共相隱退。詩末附有兩段交待贈詩背景的文字,簡述愕綠華之生平履歷、服飾容貌、所贈首飾,以及愕綠華對羊權的叮囑和教誡。

考論之一:愕綠華告誡羊權不得洩露她下降贈詩之事,聲稱若妄自泄露授受雙方都會受罰,反映了上清經及其所屬南方方士傳統的秘傳觀念。大多數上清經都在開頭或末尾陳述了該經的傳授規則,上清經系中還出現了主要宣講傳經規則的“科”(如太上科、太真之科、九真玄科、上真玄科、玉帝之科、青童科、四極真科、四極明科)。洩漏輕傳受罰就是被反覆強調的幾項規則之一。如《上清黃氣陽精三道順行經》規定“告盟而傳。無盟輕洩,師被考沒身,弟子輕闚天真,失盟刑殘,七祖獲罪,三掠不原。……不得輕傳,學士被此之考,明慎之也。”(DZ 33,27b-28a)參見呂鵬志,《唐前道教儀式史綱》,頁75-76。關於南方方士傳統的秘傳觀念,參見呂鵬志《天師道登壇告盟儀——〈正一法文法籙部儀〉考論》,《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2期。

6. 文言今譯

僅選譯特別重要但又十分難懂的段落,如詩歌、序文等等。

據《雲笈七籖》卷九十七“萼綠華贈羊權詩三首並序”條,將愕綠華詩分為三首。其中第一首前四句為:“神嶽排霄起,飛峯鬱千尋。寥籠靈谷虛,瓊林蔚蕭森。”今譯為:神聖的山嶽推開雲霄騰空而起,飛翔的山峰高聳入雲,拔地千尋。寥朗的山谷空虛靈動,佳林草木茂密。

這四句詩比較難懂。根據盧仁龍《真誥箋疏》(頁9注6:《廣雅·釋詁》一:“鬱,出也。”王念孫《疏證》:“班固《西京賦》:神明鬱其特起。《注》:鬱,特高出之貌也。”《文選》孫綽《遊天台山賦》:“建木滅景於千尋,琪樹丙璨而垂珠。”),“飛峯鬱千尋”中的“鬱”字應理解為特別高出之意。英譯和日譯都有誤解。前四句英譯為:“The spirit-filled Marchmount parts the empyrean as it rises,/ Its flying peaks shadowy (shadow?) presences across a thousand furlongs./ Thus faintly cages, the numinous valley is void,/ Its rose-gemmed groves dense and murmuring.”日譯為:“神秘の嶽は天空をおし開いて聳え立ち、飛びたつ峰は千尋の空閒(間)におだかまる。ぽっかりと不思議な谷が空虛を開き、瓊の木々がひそやかに茂る。”(神秘的山嶽像推開了天空一樣聳立著,飛起的山峰在千尋的空間交錯。不可思議的山谷就這樣開闢了空虛,悄然之間湧現出的瓊林之木鬱鬱蔥蔥。)此處將日譯轉為中譯得到了范玉愷、甘沁鑫、王皓月的幫助,謹致謝忱。

    除了校讀示例,呂教授還提供了“週六雲端道書《真誥》校讀會主要參考文獻”——

• [梁]陶弘景撰,趙益點校,《真誥(修訂本)》,中華書局,2023。也參該修訂本參校的“俞本”“韋本”。又參蕭旭,《真誥校補》,收入蕭旭,《道家文獻校補》,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21。

• [日]吉川忠夫、麥谷邦夫編,朱越利譯,《真誥校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也參日文原書《真誥研究(譯注篇)》

• 盧仁龍,《真誥箋疏》(待刊書稿)。

• [法]賀碧來(Isabelle Robinet)著,張粲、呂鵬志譯,《〈真誥〉考論》。

• Stephen R. Bokenkamp, A Fourth-Century Daoist Family: The Zhen’gao, or Declarations of the Perfected Volume 1. Oakland,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21.

• [美]司馬虛(Michel Strickmann)著,趙允嘉、呂鵬志譯,《茅山降授——道教與士族》。

• Thomas E. Smith, Declarations of the Perfected, Part One: Setting Scripts and Images into Motion. St. Petersburg, Fl: Three Pines Press, 2013.

• Thomas E. Smith, Declarations of the Perfected, Part Two: Instructions on Shaping Destiny. St. Petersburg, Florida: Three Pines Press, 2020.

• Elizabeth W. Hyland, “Oracle of the Three Ones: Scroll One.” Ph. D. dis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1984. Translation of Chen-kao 1.

• Terrence C. Russell, “Songs of the Immortals: The Poetry of the Chen-kao.” Ph. D. dis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85.

呂教授的講座內容十分豐富,演講時間逾三個小時,演講結束之後還與同學們探討了《真誥》首篇篇題“運題象”與愕綠華詩疑難詩句的含義。這場講座使中心師生對上清經及其研究方法有了總體的瞭解和把握,相當於“週六雲端道書《真誥》校讀會”的導論,為校讀會提供了最佳指南。有了這個指南,同學們接下來就可以很好地校讀《真誥》,而不至於迷失在文本細節之中,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來源:稅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