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薛聰主講“用話語語言學校讀帛書《老子》舉隅”紀要

来源:薛聪 时间:2023-09-24

2023年9月15日晚7點至9點,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於ZOOM會議室舉行了“早期道教研究”雲端系列講習會,此次講習會爲2023-2024學年秋季學期的第一場,主題爲“用話語語言學校讀帛書《老子》舉隅”。本場主講人爲博士研究生薛聰,預習人爲碩士研究生廖文麗、李澂。

講習會伊始,參會的2023級新生與老師及往届同學借此雲端講習會之機,合影留念。


0924 03.jpg


合影結束後,呂鵬志教授爲系列講習會致辭。呂教授指出,本學期講習會主要學習和討論中心師生完成的學術論文或譯文,目的是提高中心同學的聽、說、讀、寫能力。同時呂教授提到,爲了提高各届同學的積極性,將獎勵在講習會中表現良好的同學,爲其頒發“獎學書”。


0924 04.jpg


致辭結束後,正式進入講習會第一講。薛聰同學首先從學科起源、理論基礎、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基本原理等五個方面對話語語言學進行了概述。



薛同學指出,話語語言學是研究超句體內部思維發展方式、句子連接手段、句際關係的語言學。超句體內部思維發展方式,從結構上可以分爲並列式、平行式、鏈式、混合式等四種線性發展方式;從內容上則可以分爲包含性生長、旁及性生長、混合性生長等三種語義生長方向。超句體內部各句的連接手段大致包括次序、代詞、連詞、詞語對應(時間詞、處所詞、意義相關的詞)、原詞復現、省略、獨立成分(或插說)、平行結構、問答等。超句體內部各句的語義關係可以分爲聯合關係(包括並列關係、承接關係、遞進關係、選擇關係等)和偏正關係(包括轉折關係、因果關係、條件關係、假設關係、目的關係、讓步關係等)兩大類。總之,話語語言學關注的重點是上下文和語義中心。爲說明話語語言學可以應用於校讀古籍,薛同學還列舉了許多先秦兩漢文獻。



在介紹完話語語言學後,薛同學用話語語言學分析了帛書《老子》第三十九章。關於此章的“其致之”一語,高明先生認爲當據河上公註,理解爲“其誡之”。高亨先生認爲“致,猶推也”,義即推而言之如下文。薛同學認爲將“致”理解爲“誡”與上文連接不暢,且無材料支撐,而將“致”理解爲“推”,則表明“其致之”作爲獨立成分連接上下文,上文從正面說“得一”,下文則從反面說“不得一”。關於此章的“毋已”一詞,河上公註從本字理解,其云“言天當有陰陽施張,晝夜更用,不可但欲清明無已時,將恐分裂不爲天……”,南宋邵若愚則云“若天無一以清將恐拆裂……”,即作“無以”。兩種注釋都有其道理,但薛同學認爲“得一”的“一”應指“道”,從“德者,得也”的古訓來看,“清、寧、靈、盈、天下正”都是得道所實現之德,與“裂、廢、歇、竭、蹶”相反,因此“天毋已清”當與“天得一”相當,故將其理解爲“天無(一)以清”更合適。此章還有一個問題即“致數與无與”,唐代成玄英註云:“輿,車也。箱輻轂輞假合而成,徒有車名,數即無實。”南宋董思靖則云:“數,入聲,速也。謂不能牧謙以賤爲本,而欲速致貴高之譽者,是數譽也。如此則過情之譽暴集,無實之毀隨至,是無譽也。”薛同學指出,上文並未有與“車”相關者,而主要討論“貴”“高”,與“譽”對應,故董思靖的說法更合理。

0924 07.jpg


爲了訓練演講能力,廖文麗同學代主講人薛聰講解如何用話語語言學校讀帛書《老子》第四十章。此章有“堇能行之”一語,王弼本作“勤而行之”, 義即多能行之,歷代註家多從之;劉殿爵教授認爲當讀作“僅能行之”,義即少能行之;趙建偉教授認爲當讀作“謹能行之”,義即恭敬地踐行。廖同學指出此章第一部分“上士—中士—下士”構成遞降關係,所以與之相對應的“堇能行之—若存若亡—大笑之”亦構成遞降關係。對比來看,劉殿爵教授的觀點更符合這種遞降關係:上士少行有知(僅能行之)—中士不行或知(若存若亡)—下士無行無知(大笑之)。此章有“大器免成”一語,王弼本作“大器晚成”。廖同學指出,此語前文有“大方無隅”,後文有“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都在強調“無”,對比來看,“大器免成”更符合語義中心。另外,後文亦有“道襃無名”一語,王弼本作“道隱無名”,根據高明先生的看法,“襃”是“盛”的意思,與“無”相反,構成對比,此與上文結構相同,故帛書本更優。

0924 08.jpg

接著,同樣爲了訓練演講能力,李澂同學代主講人薛聰講解如何用話語語言學校讀帛書《老子》第六十三章。此章“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一語頗難解釋。“報怨以德”一語很容易令人想到《論語·憲問》:“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南宋朱熹就明確指出“以德報怨”與《老子》相關。但如此理解與前文“爲无爲,事无事,味无味”無關聯。李同學指出道家所謂的“德”與儒家所謂的“德”有不同含義。如民國學者劉鼒和所言:“《老子》此書凡言德字,皆即指無爲之德,並非德惠之德。”“德者,得也”,“德”乃得之於道的天性,其特點是“無爲”“自然”,如此與上文“爲無爲”密切相關。根據郭店本《老子》異文 “大小之”,以及王弼的註語“小怨則不足以報,大怨則天下之所欲誅”,李同學推測“大小多少”可能是“怨”的修飾語,“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可理解爲“無論[聖人遭受到]大怨還是小怨,無論[別人對他的]怨恨是多還是少,聖人都[保持其天性],以[此自然無爲之]德作爲回應。”《莊子·天地》云:“雖以天下譽之,得其所謂,謷然不顧;以天下非之,失其所謂,儻然不受。天下之非譽,无益損焉,是謂全德之人哉!”即指此。隨後,李同學也指出“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的語義中心是“無爲”,而其下文“圖難乎其易也……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无難”一段的語義中心是“爲於細微之事”,二者亦缺乏形式上的連接,故而推測此章原本並不是一個融貫的“超句體”,只是很早就被抄寫在了一起,將二者分爲一章則是後人的整理,很可能不是《老子》的舊貌。

此外,廖文麗同學和李澂同學也分別對帛書《老子》第七十一章、第七十七章進行了分析。呂鵬志教授對每位同學的分析都提出了問題,且給予了點評。

在講習會的最後,呂教授作了三點總結。第一,古典文獻學和話語語言學的方法可以配套使用,相互印證,是閱讀古籍和撰寫論文的利器。第二,話語語言學不僅有助於閱讀,也有助於寫作,可以確保論文思路清晰,文筆流暢,避免東拉西扯、前言不搭後語等弊病。第三,這些研究利器需要使用者深度理解其原理,希望同學們多學多用,熟能生巧。呂教授提醒同學們,做學問不能浮於表面,需要沉下心,下足功夫,在讀懂原始文獻的基礎上有意識地運用這些方法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


來源:廖文麗、李澂、薛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