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新聞動態

首頁 資訊鏈接 新聞動態

31

2022-03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郭振新、牛英彬《重慶江津區朝源觀遺址的考古發現與初步研究》
2021年11月5日20時20分至21時20分,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碩士研究生郭振新在ZOOM會議室發表了他與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牛英彬副研究員合撰的論文《重慶江津區朝源觀遺址的考古發現與初步研究》。本場會議的主持人為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白彬教授,評議人為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趙川老師。
details

31

2022-03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張總、曹元琪《新見十齋記碑與寶頂十齋日像——兼及相關佛道交融十齋日源起展成》
2021年10月28日20時20分至21時20分,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張總研究員在ZOOM會議室發表了他與中國美術學院曹元琪博士合撰的論文《新見十齋記碑與寶頂十齋日像——兼及相關佛道交融十齋日源起展成》。本場會議的主持人為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周廣榮研究員,評議人為上海師範大學侯沖教授。
details

24

2022-03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 分組討論紀要:“The Peach Blossom Spring’s Long History as a Sacred Site in Northern Hunan” by Mark Meulenbeld
2021年11月19日9時至11時,香港理工大學梅林寶(Mark Meulenbeld)教授在“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線上)上做了主題報告:“The Peach Blossom Spring’s Long History as a Sacred Site in Northern Hunan”(《桃源——儀式與文化史》)。本場會議的主持人為哈佛大學劉婧瑜博士,評議人為哈佛大學莫達夫(David Mozina)博士。
details

17

2022-03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吳楊《唐代長安太清宮的“朝獻”儀式》
2021年11月12日21時30分至22時30分,西南交通大學吳楊老師通過ZOOM會議室,在“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報告了待刊論文《唐代長安太清宮儒道儀式》之一部分《唐代長安太清宮的“朝獻”儀式》。本場會議的主持人為臺灣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謝世維教授,評議人為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白照傑副研究員。
details

14

2022-03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曹淩《金明七真的經典與教法創造——基於新資料的探討》
2021年11月02日20時20分至22時30分,“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ZOOM會議室舉行了主題為“道教儀式史”的分組討論。當日共發表兩篇論文,其中,上半場由上海師範大學哲學系曹淩教授主講,論文題目為《金明七真的經典與教法創造——基於新資料的探討》,會議主持人為西南交通大學吳楊教授、評議人為上海社會科學院白照傑教授,會議分為論文彙報和評議討論兩個環節。
details

14

2022-03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分組討論紀要: 許蔚《莫月鼎使者法的作用與傳派》
北京(香港)時間2021年11月15日20: 20至22: 35,“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ZOOM視頻會議室舉行了兩場學術報告。其中第一場由日本慶應義塾大學教授酒井規史先生主持,復旦大學副教授許蔚先生宣讀了論文《莫月鼎使者法的作用與傳派——以明抄本〈九天梵炁雷晶碧潭使者大法〉為中心》,評議人為臺灣政治大學教授謝世維先生,數十位來自海內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出席了本場會議。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