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

Research Staff
首頁 研究人員 宗樹人(David A. Palmer)
宗樹人(David A. Palmer)

中心委員

研究人員簡介

宗樹人簡歷

 

宗樹人(David A. Palmer),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學術界公認的人類學、社會學、宗教學權威學者。主要研究範疇為中國近現代歷史、文化與宗教,並且將其研究視野置於亞洲各處,藉此建立跨亞洲的研究框架。宗樹人教授的著作獲得極具殊榮的獎項,包括東亞人類學最佳圖書獎和亞洲研究學會列文森獎等。

 

宗樹人1969年出生於加拿大多倫多,擁有加拿大和法國雙重國籍。

1992年入讀加拿大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獲得人類學學士學位(東亞研究方向)。

1996年在巴黎第八大學取得民族心理學碩士學位。

2002年在巴黎文理研究大學PSL Research University高等研究實驗學院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取得宗教人類學博士學位。

 

1993年,宗樹人首次旅居中國。

1993-1995年在四川石油管理局幹部學校(成都)擔任英語教師。

1995年被四川省教育委員會評為優秀外教。

1996-2001年,在成都開展博士候選人階段的研究,期間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的高級進修生。

2001-2003年,在國內參與組織了多項與《華西都市報》、四川石象湖生態園區、深圳市教育局、深圳市共青團等單位合作的文化交流項目。

 

20039-20048月,宗樹人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社會學系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0049-20088月,在法國遠東學院(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工作,擔任該院香港中心(設于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主任。

2008年起,任教于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曾擔任系主任,現為該系及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教授。曾任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現任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研究方向:

1.      社會和歷史人類學

2.      中國的民間文化、道德與社會

3.      大同思想、中國文化的國際傳播、一帶一路的文化維度、全球文明的形成

4.      宗教文化、少數民族文化

5.      道教、精神修養、巴哈伊思想 

 

在社會學與人類學領域,宗樹人教授是西方學者中研究當代中國社會的佼佼者。他在深耕這兩個領域的同時,也受到歷史學、宗教學與漢學的影響。過去幾年中,他通過民族志和社會史的研究方法,對現當代華人的社會與文化變遷開展調查,並探索該研究更廣泛的意義,例如中國社會的道德轉型、中國人的精神生活、中國在世界文明中的角色等。自2004年起,他在中國大陸的田野調查點主要包括四川、陝南、粵北等。此外,他還在中國香港和臺灣地區、老撾、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等地進行過田野調查。

 

宗樹人在博士候選人階段曾是著名法國漢學家施舟人(Kristofer Schipper)教授的關門弟子,本科階段師從研究道教和海外華人文化的專家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如今,宗樹人是國際學術界研究道教的知名學者,尤其關注道教在現代化與全球化背景之下的發展。他的博士論文聚焦80年代到90年代期間,中國養生文化的變遷與影響力。在此之後,他研究了民國時期道教對於各種文化運動的影響,它們在東南亞的傳播,以及道教文化對當代西方世界的影響。他還曾調查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道教因素。近年來,他正主持一項大型研究項目,考察道教如何影響老撾北部藍靛瑤人(瑤族支系之一)的文化遺產。此外,宗樹人還是中國巴哈伊信仰研究領域的開拓者之一。他與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巴哈伊教研究中心、上海社科院宗教研究所合作考察了民國時期的巴哈伊信仰史、巴哈伊信仰在當代華語世界的發展、巴哈伊信仰對社會發展的意義、巴哈伊思想與中國思想的比較研究等。

 

宗樹人與中國學界有著密切合作,曾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上海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四川大學、西南交通大學等高等院校進行學術交流;在國外,曾在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法國高等社會科學研究學院等院校訪問交流。

 

目前,宗樹人在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帶領團隊開展關於亞洲文化互動的研究,其中包括兩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研究資助局資助的研究課題:中越老邊境的藍靛瑤族道教儀式與手抄本;一帶一路上的中國現代性與軟實力。

 

主要著作:

《近代中國的宗教問題》(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11)。本書與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合著,曾獲列文森中國研究書籍獎(Joseph Levenson Award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與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 of the American Publishers’Association)。本書是一部從1898年到2008年的中國近代宗教社會史,涵蓋所有本土與海外宗教傳統和運動,及其在動盪時期的歷史變化,並討論了這些變化與其他文化、經濟和社會變遷的關聯。本書是中國現代宗教領域被引頻次最高的書目。

 

《氣功熱:中國的身體、科學與烏托邦》(Qigong Fever: Body, Science and Utopia in China,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2007)。本書曾獲美國人類學學會東亞人類學許烺光最佳書獎(Francis L.K. Hsu Award of the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本書原為宗樹人的博士論文,其田野調查在成都開展,透過社會史的方法研究中國的氣功現象,英文版於2007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本書研究了1949年到1999年間,氣功作為社會運動在中國發展的情況,在後毛時代,氣功成為中國城市中人們表達精神需求的主要途徑。該書融匯了歷史學、人類學和社會學視角,描述了氣功熱如何在社會主義中國的社會、政治變遷語境中傳播開來。該書拓展了中國宗教社會學領域,引入對於非制度化形式的宗教性與靈性的研究,打破了宗教、世俗、政治領域之間的界限。

 

《夢道華山:全球道教與現代精神追求的困境》(Dream Trippers: Global Daoism and the Predicament of Modern Spirituality,芝加哥大學出版社,2017)。本書是宗樹人的最新出版著作,與史來佳(Elijah Siegler)合著,2017年由芝加哥大學出版社出版,曾獲美國人類學學會頒發的愛德華·布魯諾獎(Edward Bruner Prize for the best book in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頒發的傑出研究成果獎(Outstanding Research Output Award)。本書研究道家養生與修煉術在美國的傳播,以及美國道教修行者與中國全真道士在華山與其他聖山的互動,探討在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快速轉型中,中外修道人是如何尋找真正的

 

《中國人的宗教生活》(Chinese Religious Life英文版,牛津大學出版社,2011;中文版,香港大學出版社,2014)。本書與夏龍(Glenn Shive)、魏克利(Philip L. Wickeri)合編,融會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宗教研究,集合多位元學者的專門著述,征錄十三篇學術文章以探討四個當代中國宗教的主題——1)華人世界宗教信仰的形式(2)宗教、文化與社會(3)宗教、政治與經濟(4)放眼全球。本書屬大學程度的宗教學科教材,也是華人宗教研究的學術結晶,能帶領讀者跨過傳統宗教派別的界限,用宗教生活的視角理解華人信仰。

 

《文武佛道: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溪村醮儀資料彙編》(即將出版)。本書與謝孟謙合著,收錄粵北英德黃花的醮儀文本與儀式考察,尤以文本細讀的方法分析二十八部手抄文本的內容,輔以實地的田野考察記錄,呈現廣東北部地方儀式傳統的「文武佛道」複合結構——其文壇行演佛事,能超度無人祭祀的孤魂;其武壇則行閭山法,能遣送邪鬼惡煞。此書是研究中國地方儀式傳統複合結構的重要案例,當中收錄珍貴的民間信仰文本資料,讀者能從中讀到宗教儀式與地方社會的互動關係。本書將被收入勞格文、呂鵬志主編的《道教儀式叢書》,即將出版。

 

此外,宗樹人在Current Anthropology(《當代人類學》)American Anthropologist(《美國人類學家》)Economy and Society(《經濟與社會》)、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亞洲研究期刊》)、Modern Asian Studies(《現代亞洲研究》)等期刊上發表多篇論文。

 

 

 

Biographical notice

 

David A Palmer (Ph.D,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Paris) is a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jointly appointed by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of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completed his BA in Anthropology and East Asian Studies at McGill University in 1992, with Kenneth Dean as his honours thesis supervisor. He then obtained his M. Phil in Psychology (Ethnopsychiatry) at the Université de Paris-8 in 1996, and his Ph.D. in the Anthropology of Religion at the Ecole Pratique des Hautes Etudes in 2002, under the supervision of K. M. Schipper. He was the Eileen Barker Fellow in Religion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in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of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in 2003-2004, and, from 2004 to 2008, director of the Hong Kong Centre of the French School of Asian Studies (Ecole Française d’Extrême-Orient), located at the Institute for Chinese Studies at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e joined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n 2008.

 

Palmer’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teaching is situat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and is informed by scholarly traditions in history, religious studies and Sinology. He is best known for his award-winning books The Religious Question in Modern China (Joseph Levenson Award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nd PROSE award of the American Publishers’ Association, co-authored with V. Goossaert) and Qigong Fever: Body, Science and Utopia in China (Francis L.K. Hsu Award of the Society for East Asian Anthropology), both of which have become essential reading for studies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and religion. His contributions to the study of modern Daoism include the edited volume Daoism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tween Eternity and Modernity (co-edited with Xun Liu,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nd the book Dream Trippers: Global Daoism and the Predicament of Modern Spirituality (co-authored with E. Siegler), published in 2017 b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is latest book Civil Buddhism, Martial Daoism: The Jiao Ritual Tradition of Xicun 廣東省英德市黃花鎮溪村醮儀資料彙編, co-authored with Martin Tse, is forthcoming in the Daoist Ritual Series edited by John Lagerwey and Lü Pengzhi. He has also published numerous articles, journal issues and edited volumes on Chinese religion, Daoism, the Bahá’í Faith, and modern and transnational religious movements. His writings have been published in journals such as Current Anthropology,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and Modern Asian Studies.

 

He leads the “Asian Religious Connections” research cluster at the Hong Kong Institute for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here he co-directs with Joseba Estevez, the Yao Dao project, a maj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initiative on the Daoist rituals and manuscripts of the Lanten Yao (Mun) ethnic group in northern La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