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鏈接

Related Links
新聞動態 通知公告 友情鏈接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禮紀要

来源:趙允嘉 时间:2021-11-24

“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禮紀要

北京(香港)時間2021101520:00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在ZOOM視頻會議室正式開幕。本次學術研討會由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主辦,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臺灣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協辦,香港嗇色園獨家贊助。開幕禮由會議主席、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宗樹人(David A. Palmer)先生主持,嗇色園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所長梁其姿女士、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柏夷(Stephen R. Bokenkamp)先生、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呂鵬志先生等四位嘉賓先後致辭,特邀嘉賓、法國高等研究學院及香港中文大學榮休教授勞格文(John Lagerwey)先生作題為《論道教儀式對儀式研究之貢獻》(What Daoist Ritual Has to Contribute to Ritual Studies)的主題演講。開幕禮結尾,全體與會學者共同觀看了法國遠東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合作研究員范華(Patrice Fava)先生導演的紀錄片《全真道教太上老君祝壽科儀》。數十位來自海內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參加了開幕禮。

image.png

開幕禮伊始,宗樹人教授首先向各位參會學者和嘉賓表示歡迎,感謝了各主辦、協辦及贊助單位,並介紹了開幕禮流程。宗樹人教授感歎疫情時代學術交流不易,本次會議已準備三年之久,卻因疫情原因一直未能召開,現改為線上會議,希望各位學者可以在為期一個半月的議程中充分交流。之後,四位嘉賓先後致辭,由於時間原因,李耀輝道長與柏夷教授預先錄製了致辭視頻,由會務工作組代為播放。

image.png

李道長首先感謝了各位學者參會,並表示嗇色園非常榮幸可以贊助支持本次道教主題的國際學術研討會。適逢嗇色園百年紀慶,正與本次會議交相輝映。李道長高度肯定了本次會議的重大意義,嗇色園董事會亦十分重視。來自中國大陸、中國香港、中國臺灣,以及美國、法國、德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和地區的七十多位學者參會,陣容鼎盛。李耀輝道长介紹,自2014年“香港黃大仙信俗”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來,嗇色園傾力支持道教文化的保育和推廣,曾與多所大學合作,共同推進道教研究的發展。更於2018年成立“文化委員會”,加強推廣道教文化,期望將道教文化與黃大仙信俗推廣至全世界。此前,嗇色園與香港中文大學合作推出的“道教儀式叢書”獲學界一致好評。今年又將出版《善道同行——嗇色園黃大仙祠百載道情》《敦煌道教遺跡選萃》《回首普宜·百年科儀——嗇色園黃大仙祠儀式研究》《勞格文教授榮休紀念譯集——嗇色園百周年紀念特輯》等文化、學術書籍,希望進一步深化各領域研究。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疫情下以網絡會議的形式召開,探討“道教儀式史”“現存道教儀式”“道教視野中的其他中國宗教儀式”“藝術、考古與道教儀式”等議題。李道長希望各位參會學者可以通過本次會議的平台深入交流研究心得,提升學術水平,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及信仰研究的發展。最後,李耀輝道長代表嗇色園董事會全體仝人祝願大家身體健康、萬事勝意!

image.png

梁其姿教授代表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向柏夷教授、呂鵬志教授及全體參會學者表示歡迎,並感謝了李耀輝道長及嗇色園的慷慨資助,和宗樹人教授及其團隊在疫情下為本次會議所做的辛勤工作。梁教授稱,雖然她本人不從事道教儀式研究,但她在巴黎結識的很多朋友都是這一領域的研究者。如開幕禮的主題發言人勞格文教授便在此領域深耕多年;又如長期致力於以影像記錄道教儀式的范華先生,全體參會同道都很期待稍後觀看他導演的紀錄片。梁教授还感謝了另一位因疫情久未見面的朋友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 )教授參加本次會議。梁教授非常感謝本次會議提供了和老朋友見面的機會,也同樣感謝本次會議讓她有機會認識很多新朋友、年輕朋友。梁其姿教授相信,在全體參會學者的協力下,本次會議必將進一步推動道教儀式研究。她感謝各位學者所作出的貢獻,並期待各位在會上的精彩發言。

image.png

柏夷教授首先歡迎各位學者參加本次會議,並代表各位參會學者向主辦單位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和主要協辦單位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表示感謝。他表示,會務工作組特意安排的會議重播環節無疑極大方便了不同國家、不同時區的學者參與本次會議。柏夷教授稱,雖然他對道教儀式的研究不多,但他認為道教儀式不僅是道教的核心,相比於世界上其他宗教的儀式,也是獨一無二的,值得全世界學者深入研究。

image.png

會議主席宗樹人教授表示,由於種種原因,本次會議主辦方定為香港大學,但會議籌備工作主要由西南交通大學的呂鵬志教授及其團隊完成。宗樹人教授向呂教授表示感謝,並請呂教授致辭。

呂鵬志教授首先向宗樹人教授、李耀輝道長、梁其姿教授和柏夷教授致謝,並向各位參會學者表示歡迎。接下來,呂鵬志教授介紹了本次會議的緣起。自2003年以來,呂鵬志教授隨勞格文教授先後在法國高等研究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從事道教儀式史和道教儀式田野調查研究,並與勞教授合作主編了“道教儀式叢書”。呂教授稱,作為一種艱深的冷門絕學,全世界長期從事道教儀式研究的學者可能不足十位。他希望可以通過舉辦道教儀式研究學術會議吸引更多學者,尤其是青年學者加入道教儀式研究的隊伍,使此冷門絕學不絕如縷。2011年,在香港飛雁洞佛道社的資助下,呂鵬志教授曾協助勞格文與宗樹人二位教授舉辦了“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該會議的一大創舉是首次邀請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多位民間火居道士參會,這些道長均是參會學者的田野調查合作者。這次會議也直接促成了“道教儀式叢書”的問世。該叢書由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與香港嗇色園合作出版,嗇色園獨家贊助,目前已出版四部八冊民間道教儀式田野調查研究專著。在此之後,呂教授又協助勞格文、譚偉倫、蒲慕州三位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舉辦了“比較視野中的道教儀式”國際學術研討會。該次會議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德國洪堡大學常志靜(Florian C. Reiter)教授等多位與會學者均表示期待下一次會議,而美國達特茅斯學院李福(Gil Raz)教授等未能參會的學者也表示希望可以參加下一次會議。本次“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擬於2019年召開,但受疫情影響,一直未能如期舉行。遷延日久,常志靜、安德遜(Poul Andersen)、祁泰履(Terry Kleeman)等數位前輩學者因各種原因無法參會,非常遺憾。本次會議最終能夠舉行,端賴嗇色園慷慨資助,香港大學宗樹人教授大力支持,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四川大學老子研究院、臺灣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及各位參會學者不離不棄。

image.png

呂教授稱,自古至今,道教儀式一直在道教文化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次會議旨在揭示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間的關係。下至庶民百姓,上至帝王將相,中國傳統社會的各個階層均不同程度、或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道教儀式活動。本次研討會將從四個方面討論道教儀式與中國社會間的緊密聯繫,其中“道教儀式史”分組有16篇文章,探討“現存道教儀式”的論文有11篇,“道教視野中的其他中國宗教儀式”主題下有9篇論文,考察“藝術、考古與道教儀式”的則有8篇。考慮到疫情影響、各地時差、參會學者個人時間安排及美國感恩節假期等種種因素,本次國際學術研討會採用了全新的會議形式,將傳統的研討會調整為長達一個半月的系列主題講座。隨後,呂教授介紹了會議的具體時間及重播安排,並結合古靈寶經《太上洞玄靈寶三元品戒經》風趣地強調了會議規則。最後,呂鵬志教授代表會議協辦單位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祝願會議圓滿成功,各位嘉賓身體健康,“三藍羅,波逮臺,天命長,人恆寧”。

宗樹人教授感謝了呂教授的精彩致辭和對會議的詳細介紹,並邀請勞格文教授作主題演講。在演講開始前,勞格文教授首先感謝了呂鵬志教授組織籌備了本次網絡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嗇色園對本次會議的支持和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提供的幫助。勞格文教授還向電子科技大學的陳平教授表示感謝,陳教授為他翻譯了本次主題發言稿。                      

勞格文教授的主題演講題為《論道教儀式對儀式研究之貢獻》,其主旨有三。第一,將道教儀式研究置於全球性儀式研究框架內。第二,論述儀式在中國文化中所佔地位。第三,介紹近年來道教儀式研究的發展和現狀。勞格文教授稱,可能因為有呂鵬志教授的大作《唐前道教儀式史綱》珠玉在前,現在從事道教儀式研究的學者多將目光轉向其他年代或領域。巧合的是,道教儀式從唐前至宋代以後的轉變也反映了中國文化的轉型。

image.png

勞格文教授認為,施舟人教授首先提出了“身體是道教的中心”這一觀點,並強調此身非“肉身”,而是“真身”,篇幅最長、內容最豐富的仙傳《歷世真仙體道通鑑》的名字便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體道”即要求人身小宇宙和外界的大宇宙合二為一。實際上,道教重視身體的觀念切合中國文化的核心特點——空間優於時間,儀式和修煉實踐優於理論和教條。這與西方基督教的神學理論完全不同。或許還可以增加一條,地優於天。的確,在中國文化中,“天”幾乎可以指代全部褒義詞並代表權威和權力,如帝王得“天命”而稱“天子”。但在道教中,“通天”須先入地,進入地下“洞天”;或者通過體內的“天”,心中的“真宰”到達“天”。由此可見,儀式、身體、空間是中國文化中三個相互交融的根本特征。相較於產生於西亞、被吸納入基督教的悲觀二元論傳統,中國文化對自然和社會的態度更加積極。那麼為何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前,很少有學者從事宗教儀式研究?一方面,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初的西方宗教研究者們均基於基督教的立場,認為儀式是宗教的低層次特征;另一方面,元明以來中國政府的宗教管理政策促使道教民間化,這也令中國知識分子輕視宗教儀式。甚至近代中國佛教改革家太虛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佛教儀式象征著佛教的衰敗。但事實上,在佛教仍舊興盛的宋代,天台宗的僧侶們必須借助儀式來完成修行。

這也提醒我們,不僅道教將儀式視為核心,中國其他文化傳統也是如此。中國文化中最重要的“三教”均通過儀式達成其核心追求,儒教通過“禮”(儀式)構建理想社會,佛教利用儀式證悟佛法,道士以儀式“通道”“朝元”。勞格文認為,通過儀式可以了解社會,也是中國文化的一個特征。比如,雖然祭祀祖先和天(時間)對統治者更為緊迫,但作為一個農業社會的傳統中國,自商代開始,國家祭祀中對“社”(土地,即空間)的祭祀已佔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在中國的獨特宇宙觀中,空間不是四個方位,而是五個方位。中國的空間觀念在四方之外還強調中央,並將五方與五行、陰陽等概念相聯繫,“南面而坐”“負陰抱陽”等均與此有關。中央這一方位,也與帝王概念緊密相連,屬性為土。中國的空間是基於人類意志的主觀空間,這也反映在儀式實踐中。《禮記》中已有“王前巫而後史,卜筮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無為也,以守至正”的记载。不同於西方的字母文字,漢字也更強調空間,這一點也可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道教的“符”。汪德邁(Léon Vandermeersch)在對商代禮儀的研究中提出,中國思想是形態論的,並深深嵌入了中國的語言和儀式結構。勞格文教授稱,道教所說的“炁”“陰陽”“五行”“八卦”等均是對宇宙結構的模仿,道教的儀式和修煉實踐中又將其與身體對應起來。而近二十年來,大部分道教儀式研究者將目光轉向宋代以後“地方化”“口頭化”“法師化”的道巫结合的新型道教儀式。例如雷法,尤其是雷法中需要血祭的“元帥”神。這一轉變真正讓道教成為了普世性宗教。這一轉變同中國文化的轉型也是同步的。

演講結束後,呂鵬志教授就演講內容與勞格文教授進一步探討了佛教、道教和基督教間的區別和聯繫。呂教授提到,佛教影響促進道教儀式的“口頭化”轉變,在原有的上章、畫符等活動基礎上又增加了講經、拜懺等新環節。勞格文教授在1985年已有專文討論過此問題(參見John Lagerwey, “The Oral and the Written in Chinese and Western Religion”, in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Ostasien: Festschrift für Hans Steininger, Gert Naundorf, Karl-Heinz Pohl, Hans-Hermann Schmidt, Würzburg: Konigshausen and Neumann, 1985, pp. 302-22),其基本觀點仍未改變。在此基礎上,勞教授又以靈寶齋、《洞淵神咒經》和“雷法”等例子詳細闡釋了佛教“口頭化”對道教的影響。

image.png

開幕禮結尾,會務工作組播放了范華先生最新導演的紀錄片《全真道教太上老君祝壽科儀》。該紀錄片保存了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嘉澤縣花神宮20140314日(甲午年農曆二月十四日)舉行的“老君祝壽科”的珍貴影像。

image.png

此次“老君祝壽科”由李圓易道長擔任高功法師,花神宮十餘位乾道、坤道和居士參與。“老君祝壽科”依次有步虛、舉天尊、說文、提綱、唱誦“三寶香”、高功吟誦祝壽文等節次,最後高功帶領道眾誦老君寶誥、焚“老君祝壽疏文”、圓天尊,“老君祝壽科”結束。在紀錄片播放後,呂鵬志教授、臺灣輔仁大學張超然教授與范華研究員討論了疏文焚化、點燈祈福、獻酒禮等相關問題。

image.png

最後,出席開幕禮的部分專家學者及碩博士研究生合影留念。

(供稿:趙允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