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Academic Activities
講座 論壇 工作坊 研討會 研究項目 其他

中國社會科學院陳志遠博士學術講座紀要—— 北朝佛教造像碑銘整理方法芻議

来源:吳楊 时间:2020-10-22

2020年10月22日15:00——17:00,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志遠先生舉行了一場綫上公開講座。陳志遠先生是一位著作頗豐的青年佛教學者。他1983年生於北京,曾在北京大學歷史系取得博士學位,到日本京都大學、臺灣法鼓佛教學院短期訪學,2017年秋季擔任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訪問學者。目前從事六朝佛教史、中古佛教文獻、儒佛交涉的研究,興趣集中於佛教末法思想的源流,佛教與孝道等問題。著有《六朝佛教史研究論集》《慢讀漫筆》。

講座題爲“北朝佛教造像碑銘整理方法芻議”,分爲“學術簡史”、“大型錄文集的體例及優劣”、“綜合目錄的編製及參數提取”、“基於出土地和收藏單位的調查著錄”和“餘論:佛教碑銘學的四把鑰匙”五個部分。第一部分中,陳先生簡要回顧了佛教造像碑銘由書法、藝術的取向向現代佛教研究轉變的歷程,指出了各個時代的著作對該主題的不同關注及其價值,尤其是《中國文化史迹》《北朝造像銘考》《北朝佛教造像銘研究》這些名著。第二部分中,陳先生詳細地介紹了各種大型錄文集的優劣,指出其優點是收錄範圍廣,不局限於一時一地,且能參考多家著錄;劣勢是相互重叠,間有訛誤。因而需要首先制訂對照目錄,再確定新見作品有無先行著錄。在對照目錄的基礎上,碑銘作品的搜集應該向新、舊兩個方向努力。所謂“新”,是追踪新出的考古發掘品、海外收藏品和市場流通品;所謂“舊”,是爬梳前代地方志、金石志所過錄的碑銘文獻,晚清、民國複製的善拓圖版、剪裱本等。接下來,陳先生提出自己編製目錄的標準,包括收錄範圍、時間排序、參數提取等,提出綜合目錄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錄文的全文檢索及大數據分析功能 。第四部分中,陳先生介紹了不同單位的佛教造像碑銘收藏,認爲碑銘文獻的調查著錄當取法榮新江老師的 《海外敦煌吐魯番文獻知見錄》。又需關注學術體制外的出版物和交易記錄,如地方學者博客、豆瓣網帖、微拍堂、閑魚網等等。最後,他提出以金石、地理、教義、藝術爲“四把鑰匙”,來全面理解佛教造像碑銘這一寶貴的史料。

     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中心吳楊助理教授主持了講座。講座在Zoom綫上會議室舉行,參加人數在正式開講前就已達到100人的上限。演講結束後,也引起了熱烈討論。呂鵬志教授從法國漢學傳統、實物遺存與儀式關係的角度提出了若干問題。另有與會師生從襄陽佛教歷史、土地神與碑銘提出了問題。陳先生均予以解答。最後公開講座順利結束。



image.png

講座海報


講座81.png 

主講人陳志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