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Academic Activities
講座 論壇 工作坊 研討會 研究項目 其他

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王家葵主講“《周氏冥通記》解疑”

来源:西南交大中國宗教研究中心 时间:2018-11-15

20181115日,西南交通大學人文思躍系列講座第52“《周氏冥通記》解疑”在犀浦校區圖書館A206會議室舉行,本次講座由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主辦,由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西南交通大學“中國宗教研究”創新團隊建設項目2682018WCX04)贊助。講座邀請了成都中醫藥大學王家葵教授主講,本校人文學院羅寧教授擔任主持。人文學院向仲敏書記、沈如泉副院長、呂鵬志教授、唐麗娟老師、趙川老師,青城山道教學院商至明院長、唐理豐教務長,以及來自四川大學、成都中醫藥大學和我校的數名碩、博士生出席了這次學術活動。

王家葵教授首先介紹了《周氏冥通記》的成書背景,該書是陶弘景(456-536)弟子周子良與真靈交流溝通的記錄文本。南朝梁天監十五年(516)十月二十七日周子良(497-516)忽然去世,年僅二十。事後清理遺物,發現許多與真靈溝通的文字記錄。陶弘景將這些材料整理編次,詳細注釋,附上自己撰寫的周子良傳記,呈遞給梁武帝,並獲得梁武帝批答認可;所有材料合幷在一起,即是四卷本的《周氏冥通記》。

王家葵教授認爲,陶弘景利用周子良生前發生的“宗教體驗”,以及最終之死亡結局,精心設計情節,一方面借真靈之口,塑造“德操淵深,世無其比”的陶弘景個人形象外,另一方面也藉此對某些宗教問題宣明立場:一者是關于素食,陶弘景在《周氏冥通記》的注釋中表達了食肉“理乖慈育之氣,涉乎仁心”的觀念,因此“必宜斷之以成性”,此乃對梁武帝要求僧尼素食的《斷酒肉文》之回應。二者是爲上清派偶景術辯護,認爲天地萬物“莫不皆須匹偶共相映協”,自有其存在的理由,即所謂“既已久表昔記,于今差非嫌惑”。三者是對梁武帝購買許長史故宅爲陶弘景修建朱陽館,在修建、搬遷過程中的某些不愉快事件辯護。

因此,王家葵教授認爲《周氏冥通記》是以梁武帝爲唯一讀者對象的“定向”創作,旨在向梁武帝陳述一些不方便直接言說的信息。他指出陶弘景宗教信仰觀念存在巨大的改變:天監初,陶弘景尚著《難沈鎮軍均聖論》以堅决排佛;但至天監十五年時,則在茅山“建菩提白塔,以均明法教”。周子良通靈事件正發生在陶弘景對佛教由抵觸轉向屈從的重要時期,《周氏冥通記》的出現或與此相關。

演講結束後,向仲敏書記和呂鵬志教授分別就南朝梁代政治與道教的互動、周子良之死與丹藥的關係等問題進行討論。最後,向仲敏書記、呂鵬志教授分別向商至明院長和王家葵教授贈送了呂鵬志教授與勞格文(John Lagerwey)教授合編的《“地方道教儀式實地調查比較研究”會議論文集》(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2013年)。

王家葵教授的講座思路清晰,妙語連珠,觀點頗具顛覆性,既使言辭隱晦的《周氏冥通記》呈現出整體叙事的連貫性,從而變得通俗易懂,也爲來自不同高校的老師、學生和青城山道教學院道長們提供了一次寶貴的交流機會。

講座31.png 

講座海報

 

講座3.png


主講人與講座嘉賓合影